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摄影报道龙行龘龘,龙年话龙。成都关于龙的渊源,可是不少。在成都老城区,还保留着17条带“龙”字的街巷,每一条都能找到龙文化。而望娘滩的传说,则是好多成都娃儿从小就听过的故事。2月10日,正月初一,一起来听成都民俗学家刘孝昌摆成都龙门阵!
回忆刘少奇同志视察都江堰的往事陈探许1958年3月18日,中共中央成都会议期间,刘少奇同志偕夫人王光美来灌县(1988年更名为都江堰市)视察。陪同少奇同志来视察的,还有陈云、贺龙、李先念、谢觉哉等中央首长。
前言:1917年,一位名叫西德尼·甘博的美国社会学家,代表普林斯顿大学前往中国进行社会调查。一九八四年,也就是甘博逝世16年后,他的女儿在鞋盒里发现了父亲在华期间拍摄的照片,随后这些照片便被交给杜克大学图书馆完成数字化并公开展,本期为大家展示的成都老照片就出自于此。
1917年,四川灌县郊外的大路上,忽然出现一队人马,而骑在马上的竟然是一名外国人!这个外国人不是别人,正是美国摄影师西德尼·甘博。随行的还有他的助手和当地向导。一行人计划穿越灌县,详细考察当地的风土人情。在考察过程中,甘博看到了让他终生难忘的见闻。灌县,即现在的都江堰市。
新闻里面找新闻,竖屏模式更亲粉!四川观察《联播观察》专区新潮上线。《联播》深一度、观察近一步,每晚8点,四川最权威时政新闻栏目换个姿势,带您一起“网感”四川。今年是60年一遇的甲辰龙年,这几天,《四川新闻联播》持续关注四川的文旅活动。你知道吗?
灌县,一座因水利而生、因水利而兴的古城,如今的名字是“都江堰市”她坐落于岷江之畔,山水相依,景色宜人,物产丰饶,城内东街是茶马古道起点,西关是通向松茂的咽喉,自古被誉为水利枢纽要地和川西锁钥。1903年,美国人戴维.
去年秋天,我终于踏上了离堆,只为化解多年来无缘离堆的遗憾。第一次知道都江堰离堆,是从妈妈老家成都寄往重庆家中的一封信上,信封左下角印有离堆的黑白图片。我觉得“离堆”一词好美啊,离愁别绪堆积成山!就这样,一粒小小的草籽在我童年的心里埋下了。
他第一次视察灌县是1957年3月5日,县委第一书记陈彬陪同参观伏龙观、宝瓶口,游览离堆公园。朱总司令游览后,对灌县文管所同志说:“这公园紧连着都江堰,有山有水,来到成都的人都想到灌县参观都江堰,你们可以多培植一些名贵树木和花草,把公园建设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