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血证及燥痰者禁服,孕妇慎服。 2、《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3、《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柴胡为之使。4、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
——本文摘自:《何晓晖经验传承——脾胃学术思想临证实践》,作者何晓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半夏,味辛,性温,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及梅核气等;外用也可治疗痈肿痰核。
半夏首载于《本经》,其曰:“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喉咽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中医认为,半夏性味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消肿止痛之功,适用于痰涎壅盛,咳嗽气喘,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心下痞满,瘿瘤,痰核,痈疽肿毒及毒蛇咬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