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波兰 ——青年时期的理想 悲观主义者、韵律散文大师古斯塔夫·福楼拜,曾力劝青年作家进行苦修以保证其艺术生涯的狂放。肖邦的狂放是一种精神上的狂放,是灵魂的苦痛与呻吟。鲜明粗放的冒险经历销迹于他的平常生活。他的悲剧是源自内心的。
她是波兰音乐的代名词,是波兰的代名词,其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钢琴的范畴。报纸说:上帝把莫扎特赐给了奥地利,而把肖邦赐给了波兰。肖邦不仅是波兰历史上伟大的音乐家,也是19世纪欧洲民族乐派的代表、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人物。
五 诗人与心理学家 1 音乐是一组神秘感性的数学序列,一面会发声的魔镜,一种听觉上的韵律模式。音乐在形式上是基于理性的,而其表达的内容却是对内心情感的呼唤。广受敬仰的心理学家李博毫不犹豫地宣称音乐是所有艺术中最感性的。
提起肖邦,人们几乎会条件反射地将他和一个词语联结起来,那就是:浪漫。他被称为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最典型的代表,钢琴作品领域的创作达到了浪漫主义时期的顶峰。特别是他的一系列夜曲,旋律优美、内容丰富、情感细腻,成为了肖邦“钢琴诗人”称号的重要加持。
“生于华沙,灵魂属于波兰,才华属于世界。”今天看来,这依然是对肖邦中肯的评价。与“日心说”的创立者哥白尼、物理学家居里夫人等人一样,肖邦已然成了波兰的象征和国家的名片,其所承载的意义早已超越音乐、钢琴的范畴。01.
波兰作曲家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父亲是波兰籍的法国人,原本居住在洛林的一座从父辈继承下来的葡萄园,1787年移居波兰并加入波兰籍,参加过1792年的俄波战争和1794年的克拉科夫民族起义,他们在1806年结婚,肖邦的父亲也得到了一份在中学教授法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