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有两宝,除了青瓷,就是距今2600多年的宝剑了。5月14日上午,记者来到龙泉宝剑厂,在占地80亩的园区内,武侠音乐响起,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交融,吸引了不少游客。这种文旅结合的形式,也让龙泉宝剑厂成为丽水首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中华武术中华武术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历来重视武器的锻造份量。作为"兵器之王"-------剑的制作更是历代重视。龙泉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是铸剑、产剑的著名之地,追溯它的历史,在中华武术史上的地位,应该比"少林"、"武当"等更为重要,历史也更悠久。
龙泉宝剑始于春秋晚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越绝书》载:“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铁剑三枚,曰:“一曰龙渊”、”二曰泰阿“、“三曰工布”。晋代,朝廷在欧冶子铸剑之地设龙渊乡,以资纪念,唐时避高祖李渊名讳,改名龙泉。
据报道,北京人艺的历史大戏《吴王金戈越王剑》于2014年4月23日重现首都剧场舞台,该剧此轮演出持续至5月5日。这部重新编排的剧目,尽管讲述的是创作于31年前的老故事,却显现出历久弥新的锋芒,赢得了今天观众的掌声与赞叹。新版《吴王金戈越王剑》在老版基础上提供了新的解读。
在龙泉,“打宝剑”是一个久远的职业。地处浙西南的龙泉,是浙江丽水代管的县级市。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铸剑师欧冶子云游江南,行至秦溪山下,发现一泓湖水,甘甜清冽。欧冶子便从山下采来铁英,用湖水淬炼,最终铸成名剑“龙渊”,铸剑处也因剑得名。及至唐代,为避汉高祖李渊讳,此地又改名龙泉。
来源:【看余杭】龙泉是一方山清水秀、风光旖旎的净土,因剑得名,凭瓷生辉。龙泉宝剑又称“七星剑”,以“坚韧锋利、刚柔并寓、寒光逼人、纹饰巧致”驰誉中外,作为古兵器的代表之一,是中华文化与艺术的精粹,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传承两千多年的龙泉宝剑,防锈工艺有了新突破。近日,在位于浙江省龙泉市的龙泉宝剑厂,负责人张叶胜拿起一把涂有纳米涂层的宝剑向记者展示,锃亮的剑身折射着灯光,虽然外观上看起来并无特殊,但纳米涂层有效解决了宝剑生锈问题。
《三国志》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曾言道: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众所周知,龙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代表着高贵尊荣,一代英杰,是富贵与成功的标志.龙,腾云驾雾,追波逐浪,呼风唤雨,无比神通.
传说战国时期铸剑鼻祖欧冶子奉命为越王勾践铸造出龙泉宝剑,剑刃锋利、削铜剁铁、无可匹敌,经过两千六百多年以来技术的不断改进,龙泉宝剑的做工和技术各方面更是日趋完美,更是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把是拥有两千年历史无坚不摧的宝剑--大龙泉,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见识它的庐山真面目。
<连鞘长度> 约108厘米;<除鞘长度> 约104.5厘米;<刃长> 约76.5厘米;<手柄长度> 约21厘米;<最大刃宽> 约3.46厘米;<护手宽度>约7.8厘米;<剑脊厚度> 约0.9厘米;<除鞘重量> 约1.2千克;<鞘重>约0.83千克<全重>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