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统筹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骁鹏羊城晚报《惠州文脉》7月7日版面图 【编者按】惠州龙门谭氏,是当地有史可查的较早的家族之一,有着“谭半城”美誉。早在元末明初,谭氏就成为龙门的望族,历代科举士子不胜枚举,成就斐然。
家族是以亲缘,血缘,甚至数个近亲家庭结构的形式来维系,联结亲情关系的天然纽带。关于家族史,我认为有三个特点:一、在家族史中,总是在某个时段内,会出现某个人物因其遗传基因,个人智商情商特别突出,因其个人兴趣爱好,个人个性特别突出而成为家族甚至是整个社会的精英名人,对家族甚至对社会进步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谭氏族谱》认为,明朝洪武年间,谭真由山西迁居临朐谭马,为本支谭氏第一世祖。我们经过考证,认为此说与史实有出入:一、清康熙六年,张印立撰、张初旭书写的《谭氏祖茔墓志》记载:“吾朐西偏二十里有马头山者,谭氏实此处焉,即以名其庄为谭马云。
广东南海文教昌盛,代有其人,其中清末“翰林”谭宗浚较为特殊——正如书画大家启功先生所评价,他“以吃食闻名于世”。如今被誉为中国三大官府菜之一的谭家菜就出自其家中,百余年来薪火相传。2011年,“翰林谭家菜技艺”被认定为北京市西城区非遗代表性项目。
起初的谭鱼头只不过是家不起眼的小店,没有什么大背景,创始人谭长安是退伍军人,拿着上面给的5000元安置费就干起了餐饮事业,创立谭鱼头火锅品牌,白手起家做到市值突破100亿,制作环境和食材是它起初入市吹嘘的资本。
“曾经,谭鱼头有近百亿的庞大帝国,却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轰然倒塌。”“并不是像传的那样,赌得身家全无。都是我当时太想把公司做上市了。”至此,这家曾经员工上万、资产近百亿、门店遍布大江南北,“当年比海底捞更牛”的连锁火锅——谭鱼头,正式结束了自己的时代。
“罗观察天池绘谭少尹寿康赏雨楼图诗画册”,册页,共30开、60页,前为罗天池绘《赏雨楼远眺图》,后有当时诗书画名家学者41人的题诗、题记共61题,其中题记6篇,各体诗歌100首,为清代咸丰年间广州三次上巳修禊雅集的诗歌唱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