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微博 截至目前,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8项,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郑国渠、长渠、木兰陂……这些名字,你听过吗?这些灌溉工程蕴藏着哪些传承古今的智慧?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是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从2014年开始评选的世界遗产项目,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在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传灌溉工程发展史及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学习古人可持续性灌溉的智慧、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0月6日上午,国际灌排委员会公布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松阳县“松古灌区”入选2022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继丽水通济堰、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宁波它山堰、湖州溇港、龙游姜席堰、金华白沙溪三十六堰之后,浙江第7个获此殊荣的灌溉工程!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邵明亮 王成栋 摄影 韦维申遗成功时间:2015年10月工程档案它山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鄞(yín)江镇,是建在甬江二级支流鄞江上的一座引水灌溉枢纽工程。
央广网北京9月3日消息(记者王迟)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的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坝和婺源石堨联合申报的中国古堨、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申报成功。
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徽州堨坝—婺源石堨(联合申报)、陕西汉阴凤堰梯田、重庆秀山巨丰堰等4个工程成功入选。
北京时间11月4日下午,在印度维萨卡帕特南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等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至此,中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项。
【华夏经纬网综合媒体报道】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于11月4日在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四届执行理事会上公布,我国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4处工程全部申报成功。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4处。
记者从水利部获悉,北京时间10月6日上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3届执行理事会上,2022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四川省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和江西省崇义上堡梯田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
记者陈晨从水利部获悉,北京时间11月26日下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2届执行理事会上,2021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江苏省里运河-高邮灌区、江西省潦河灌区、西藏自治区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3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
央视网消息:水利部发布消息,北京时间昨天下午,在摩洛哥马拉喀什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2届执行理事会上,中国江苏省里运河—高邮灌区、江西省潦河灌区、西藏自治区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3个工程成功入选第八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北京时间10月6日上午,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3届执行理事会上,2022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四川省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和江西省崇义县上堡梯田4个工程全部申报成功。
来源:【云新闻】水利灌溉,是农业文明的重要支撑,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则是一部“流动的历史”。北京时间9月3日上午,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5届执行理事会上传来喜讯,2024年(第十一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我国有4项工程成功入选。
天宝陂、龙首渠引洛古灌区、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园围8日成功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23处,成为拥有遗产工程类型最丰富、分布范围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这是入选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的天宝陂(6月9日摄)。
澎湃新闻记者 王昱据新华社报道,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1届执行理事会于12月8日晚,公布了“2020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中国申报的四项水利工程全部成功入选,分别是福建省福清天宝陂、陕西省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浙江省金华白沙溪三十六堰、广东省佛山桑园围。
原标题:讲好灌溉工程遗产新故事一渠清水,串联古今。11月4日,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成功入选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到34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