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僧一词,通常用来形容印度某些以“苦行”为修行手段的僧人,所谓苦行,即:为实践某种信仰而实行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诱惑、忍受恶劣环境的过程。苦行僧在印度非常盛行,他们常常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手中攥着三叉杖,打赤脚走在炎热的求佛路上,一边走还一边吟诵经文。
引言“苦行僧”是早期印度一些宗教中的一类僧人,在古代印度,“苦行”在梵文中表示“炎热”,印度气候干燥炎热,而印度人往往将对热的耐受作为“苦行”修炼之手段,在炎热的气候中行走,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力,实现自我磨炼,培养对恶劣条件的适应能力。
近日,网上的一段街头采访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采访镜头里一位僧人在向我们述说着他的故事,他是一个苦行僧,从山西五台山出发,耗时八年零三个月,徒步三千七百多公里,三步一磕,七步一拜,只为去拉萨大昭寺朝拜!
苦行僧是印度盛行的修练方式,常有苦行僧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带着象征湿婆神的三叉杖,边走边吟诵古经文。苦行僧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如长期断食甚至断水、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喝尿吃屎、忍酷热严寒等事情,来锻炼忍耐力和离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