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咳嗽、哮病、喘证、肺胀、肺痨、心悸、胸痹、不寐、痫病、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便秘、胁痛、黄疸、头痛、眩晕、中风、鼓胀、颤证、水肿、淋证、郁证、血证、消渴 、癌病、痹证、瘿病、痿证、内伤发热、腰痛。
中医内科学1.感冒病证多发冬春季节。2.“其在皮者,汀而发之”与“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出自《素问》。3.导致感冒的主因是风邪。4.感冒的主要病机是卫表不和。5.时行感冒的特点有为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伤人、全身症状明显、可化热入里,变生他病、相互传染,呈流行性。
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是中医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各学科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医专业考试里一直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其在辨证论治方面的考点,中医内科学教材与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规培结业考试都略有出入,现将中医规培结业考试内科学方面辨证论治相关知识整理供大家学习参考,主要为速记表,包括证型、特征性证候、治法、方药,便于记忆。
一、感冒:1、风寒;荆防败毒散。2、风热;银翘散、3暑湿、新加香薷饮。4、气虚;参苏饮。 5、阴虚;加减葳蕤汤。6、阳虚、桂枝加附子汤。7、血虚、葱白七味饮。 二、咳嗽:1、风寒袭肺;三拗汤、止嗽散。2、风热犯肺;桑菊饮。3、风燥伤肺;桑杏汤。4、痰湿蕴肺;二陈汤、三子养亲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