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晓生的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球友(大多数为半懂不懂的中老年球友),误认为摩擦就是要有粘性,没有粘性就没法摩擦,球就不可能有旋转。没有粘性还怎么打球?这个观念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脑海。他们经常判断一个拍子的好坏,有一套自成体系的方法。1.
对于这些不同的胶皮我们应该怎么保养是很多球友都会关注的话题。保养中保持胶皮表面清洁是很重要。很多球友在打球过程中,往往是拿出球拍后一直在打或休息时将球拍放到某个位置,待最后不打球了,收拾时才会将球拍擦拭干净放到球包里。
自古灌胶怕除胶。球场上所向披靡,锐不可当,谁知背后除胶艰难,黯然神伤。不是海绵碎屑如雪片纷落,就是手指起泡生茧。小小除胶事,令多少发烧友折腰。现在,你只需找来少许木屑,难题即可迎刃而解。最初的灵感源于嚼香口胶,有时边嚼边吃着其它零食,香口胶便化在嘴里,粘不起来了。
狂飚系列套胶,尤其是狂飚3,无论是普狂、省狂、国狂,无论是橙海绵还是蓝海绵,都有大量的业余球友在使用。粘性胶面叠加硬质高密度海绵,所带来的击球弧线令人迷恋。但是狂系套胶有个常被讨论的问题,就是通透性不够,不容易透板,速度也不够。
上世纪末期,用横板加两面粘性反胶,在国内很时髦——既是自豪,中国新式横板弧圈崛起;也是无奈,没有多少涩胶可选。代表如王楠,进入21世纪也横扫多年。手心手背都要粘的搭配,如今看来有些复古,不过马龙搭配两面狂飚3又掀起了一阵“复古风”,又有不少球友开始尝鲜“两面粘”。为什么要这样选?
首先,乒乓球粘合剂分为两种,一种为有机胶水,另外一种为无机胶水,喜欢打乒乓球的人大部分年龄分布在20-50岁之间,在2004年多哈世乒赛期间,国际乒联宣布于2007年禁止有机胶水,因为有机胶水易挥发并且有微毒性。
球友们可能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粘胶皮的时候会有空气进入,导致胶皮鼓起来。粘胶皮确实是个技术活,粘的时候尤其容易有空气进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胶皮不平整。胶皮本身很软,不容易弄得平整。要想把胶皮服服帖帖地粘到球拍上,就不能把胶皮作为整个的面来粘,而是以“线”为单位一点一点地粘上。
狂飚三,作为统治中国正手十几年的王牌套胶,在选择器材时常常被当作第一选择来考虑。然而,再美味的菜肴吃多了也会想换换口味。毕竟没有任何一款产品在各个方面都堪称十全十美,也没有哪一款套胶能够完全适应所有人的打法和需求,即便是如此经典的狂飚三也并非适合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