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目前银行信用消费贷款申请便捷,利率低到2.8%,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借砍头息呢?据315晚会曝光,借贷宝、人人信等电子签平台上,放款人通过假账号规避法律风险,实际交易不在平台进行,借款者遭遇高利贷和暴力催收后因无法获取放款人真实身份信息难以起诉。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10月8日,A股全天成交额超过3.45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10月9日上午收盘,上证指数下跌5.30%,深证成指下跌6.19%,沪深两市成交额较前日早盘缩量5000亿元,板块观点即将分化,A股逐步回归冷静。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老盈盈 春节前,广东银保监局展开行动,发出通知严肃查处经营贷、消费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行为。排查通知发出之后,银行的经营贷、消费贷还能借出来流入房地产吗?2月23日、24日,经济观察报记者走访广州区域的银行网点,以消费者身份咨询相关贷款事宜。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下发《关于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的通知》,《通知》包括增加消费金融供给、优化消费金融管理、开展个人消费贷款纾困、加强消费金融风险管理、优化消费金融环境、形成政策合力、强化组织实施等七个方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9日,记者获悉,针对近期股市交易量骤增,已有银行召开内部会议,对银证转账、基金申赎等应对措施进行统一部署。有分行人士透露,在国庆期间,该分行一款消费贷产品放款量超7亿元,已经超越今年“开门红”期间放款量,与行情启动前的提款冷淡形成鲜明对比。
从“3”字头迈进“2”字头,消费贷“降价”贯穿2023年始终。自年初起,各家银行消费贷限时优惠活动轮番上阵打响“价格战”。随着利率日渐走低,降息之余,各家银行围绕消费贷展开花式营销,发放优惠券、红包,拼团贷款……“价格战”打得愈发“内卷”。银行开足马力营销促使消费贷利率一降再降。
国庆前后股市火热,吸引不少理财、存款资金跑步入场,借贷炒股也有所抬头。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近日密集发声,重申严禁信贷资金流入楼市和股市。 不过仍有不少人“蠢蠢欲动”,“负债者联盟”再次活跃,有的甚至称已将信贷资金打入了股票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