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她认为听起来会感到那个人是在用轻蔑语气命令人,而且还让人不得不遵从。要是地位比较高的人命令自己时带个哈字,会让人比较容易接受,要是职位只比自己高一点或者差不多,那这样说话的人会令听的人觉得不舒服,就是居高临下的态度。
“哈哈哈好的”“嗯嗯知道啦”“好滴好滴”微信聊天的时候,总喜欢加上一些叠词和语气词,甚至发完还要补充一个可爱的表情包,这是你的真实写照吗?近日,“微信文字讨好症”登上热搜,引发一些网友共鸣,但也遭到了全网吐槽。细说“微信文字讨好症”的不同症状,看看你是哪一种?
近日,“微信文字讨好症第一批受害者出现了”等词条登上热搜,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所谓“微信文字讨好症”是指在使用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时,通过添加语气词、使用表情符号以及调整语句结构等方式,如“嗯嗯”“好哒”“好的呢”,并辅以表情包,以营造出更加友善、轻松的交流氛围。
老“哈”好“哈”说话带个“哈”字,可能是出于亲切吧,另外还有一种“吃”的意思,你“哈”了吗?不外乎说你吃饭了吗?还有一种可能,互联网智能世界里,有些人的作风和另外一些人完全不同,对于喜欢搞笑的人来说,不说“哈”似乎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
10月9日,#微信文字讨好症# 登上热搜。有网友表示,自己已经“确诊此症”,想改掉却又欲罢不能;也有网友表示,感觉这样是在传递正向情绪,没什么不好。全网吐槽的“微信文字讨好症”是什么?你有吗?这种现象究竟是过度内耗还是客气礼貌?图/中国青年报 ▍全网吐槽“微信文字讨好症”是什么?
People say blah, blah, blah, when they do not want to give the exact words that somebody has said or written because they think they are not important or are boring.用来表示肯定、激动,或者热情的情绪。
当你微信聊天时,时不时在结尾加上“哈、啦、哟、滴、~”等来修饰自己的语调,这样会显得更亲切些,对方接受时也会觉得“更舒适”。除了文字,有网友会在遇到尴尬时、或文末等位置,加上适当的表情包来缓解冷场,突出自己的友善。
来源:光明日报 “好滴”“是呢”“棒棒哒”……在网上跟人聊天时,你是否经常遇到或使用这种“萌言萌语”? 在网络社交中,人们常使用那种模仿孩子语气口吻、带有撒娇卖萌意味的语言和表达,我们暂且称其为“萌言萌语”。
掐指一算你聊天后面肯定加“哈”别问问就是我的事儿“记得打印出来哈。”“你跟那边沟通一下哈。”豆瓣HR圈子贴文:A:“一个刚招进来的同事天天对着HR哈……也不说麻烦和请,就是命令的语气啊,居高临下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