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特稿 记者/张清 编辑/国正近几年,一种号称能防控青少年近视的神器--哺光仪在市场上很火。哺光仪经营者宣称,利用红色激光照射眼睛,可以控制眼轴增长,达到防控近视的效果。不过由于安全性存在争议,今年7月1日起,国家药监总局正式收紧了对哺光仪的监管。
近视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眼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高达51.9%,其中小学、初中、高中的近视率分别达到了36.7%、71.4%和81.2%。
在虹膜中有两种细小的肌肉,一种叫瞳孔括约肌,它围绕在瞳孔的周围,宽不足1mm,它主管瞳孔的缩小,受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另一种叫瞳孔开大肌,它在虹膜中呈放射状排列,主管瞳孔的开大,受交感神经支配。4.近反射 仅在光反射不好时需要检测。
本报记者 刘艳芳 通讯员 吴佳仪夏天天气炎热,许多市民喜欢沿着湖面散步运动,有清风拂面比较凉爽,不过大家也都发现,当太阳照射到湖面的强烈光线常常闪花了眼。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籍莉提醒大家,尤其是老年人,夏季运动需要远离湖泊避免强光伤眼。
有些人见光打喷嚏,到底是个什么原理呢?让我们先从打喷嚏这事儿说起。为什么看太阳有助于打喷嚏?一眼望向阳光灿烂的天空,便忍不住打了个响亮的喷嚏?如果是,那么您并不孤单。这种现象被称为“光敏性喷嚏反射”,也有一个更为专业的名称:强迫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光眼激发综合征。
眼睛有眩光的情况通常是指看明亮的光源,光源的周围会出现一层明显的光圈,边缘发散或有刺眼感,尤其是夜晚可能症状会更明显,通常还伴有视物模糊的表现,可以降低物体可见度,如果时间过久,可能还会引起视觉不舒适,导致视疲劳、头晕,属于光干扰现象之一。
来源:【人民网】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健康方面的威胁。特别是眼睛,每天都要经受考验。如何保护好眼睛呢?保护视力当然排在第一位。使用电子设备时保护好眼睛要做到以下几点:姿势正确。眼睛与电脑屏幕的距离应在30厘米以上。
婴幼儿的眼睛最容易受到蓝光伤害,因为宝宝年龄越小,眼睛的晶状体越清澈透明,难以过滤蓝光。两岁以下的宝宝,大约70%~80%的蓝光可以穿透晶状体到达视网膜;2~10岁的儿童,大约60%~70%的蓝光会照射到视网膜。而且蓝光对眼睛的损伤是逐渐积累形成的,短时间内难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