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4日讯(记者杨娟娟 通讯员周鹏)“五一”假期即将到来,不少市民正在规划旅游行程。湖北省疾控中心传防所副主任技师熊进峰提醒,大家外出踏青,享受美好春光的同时,注意提防草丛里潜伏的“吸血鬼”——蜱。
暑假已至,很多小盆友喜欢到郊野公园或山林间尽情玩耍。但是,花丛与草坪可能暗藏一种危险的生物——蜱虫。蜱虫叮咬,轻则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重则会传播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等致命性疾病。今天,我们邀请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刘文涛,来科普几项防护措施。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王洪旭 姚皓近期,随着气温慢慢回升,天气渐热,海南蛇类的活动逐渐频繁起来。那么,哪些毒蛇爱伤人?群众在户外、野外等被毒蛇咬伤该怎么办?有哪些自救方法?预防蛇毒伤人,户外、野外劳作要注意些什么呢?
日前,省卫生健康委邀请省疾控中心专家孟昭伟就假期户外活动、出游时,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进行答疑解惑。“五一”假期临近,人们外出旅游机会增多,要尽量避免在草丛、树木茂密的野外环境逗留。户外活动时,不随意在草地上躺卧,最好是扎紧裤腿、袖口,或穿连帽衣,戴上帽子。
来源:健康中国盛夏来临,外出旅行前应如何做好准备,预防常见疾病?建议出发前做好以下准备:一是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重点关注目的地传染病流行情况,提前做好防范,如出国旅行前接种必要的疫苗,合理安排出行。二是了解自己和同行者的身体状况。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 实习生 贺霞)近期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各类病媒生物也逐渐活跃起来,人们户外踏青游玩,疾病传播风险也越来越高。什么是病媒生物?会给人体造成怎样的危害?出游时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西部网·陕西头条记者采访了陕西省疾病控制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防控所所长孟昭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近日,广西南宁一男孩在路边被蜜蜂群围蛰倒在地上。现场视频显示,多人用衣物和灭火器帮忙驱赶蜂群。男孩最终逃离现场,躲避了蜂群攻击。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蜂类活动频繁,这场突如其来的蜜蜂袭击为春日户外安全敲响警钟。在户外如何避免被蜂类蜇伤?如果被蜂群围攻怎么办?
央广网长春6月5日消息(记者郭东隅)夏日来临,越来越多的人在闲暇时喜欢追求户外运动乐趣,野外露营、徒步成了很多人的放松选择。但同时,野外活动也伴随着许多风险和意外。外出旅游,一定要提前了解,做好充分准备,守住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