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下漫笔: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从名校校长读错字说起。 “瓠”字,读hu,四声,瓠子是一种蔓生植物,其果实是一种瓜类,这个“瓠”字有点生僻,对于一个学理工的人来说,不能苛求,但身居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大学校长,在赠送之前也不看看,遇到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或问一问也不会闹出这样一出。
模拟试题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苏格拉底说:“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请谈谈对两句话共同点的认识。中公试题解析孔子的话强调对待学问要实事求是,意思是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苏格拉底的话强调对待学问要谦虚谨慎,勇敢承认自己有所不知。
出处,问题缘起《论语》为政篇中说: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女:汝,你。)由,诲女,知之乎:子路,教给你的东西,你明白了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它的理解,历来争论不休,莫衷一是。
《论语·为政》中有一句: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自上学以来,老师教给我们的断句就是: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然而这种断语对吗?似乎少有人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