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打完耳洞后,将茶叶梗塞到耳洞处防发炎,没想到几天后耳洞竟感染肿胀,整个耳垂肿成了蚕豆,在医生的帮助下才将导致感染的“罪魁祸首”茶叶梗掏了出来。“以后我再也不瞎信这些网上推荐和民间传言了。”7日,去医院复诊的小李听到医生说耳洞不会留下疤痕,这才松了一口气。
极目新闻记者 刘迅 王晨曦视频剪辑 王晨曦通讯员 陆旖婷孙苏光(左)带领团队在手术中小李(化姓)今年23岁,前不久打了耳洞后,便效仿网上的做法,将茶叶梗塞到耳洞处。“以为这样不仅能扩张耳洞,还能避免感染,可不到三天,耳洞就开始肿胀。”小李回忆,最严重时耳垂肿如蚕豆。
现在想想简直是p话,坑得我疼了好久,回家擦酒精没用,人家说擦茶油,我也擦了,没用,说红霉素有效,没用,防敏棒,没用,银针不是所有人都有效,对我还是没用,最后我以为是自己太折腾了导致怎么样都没办法好了,所以干脆什么都不戴,没过多久耳洞密了。
不知道无耳洞星人是否像我之前一样,看到漂亮的耳环却没有耳洞而流下羡慕的泪水。耳洞是一个我们自行创造出来的伤口,瘢痕体质是一种特殊的体质,具有这种特质的人会在皮肤损伤后会形成瘢痕疙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皮肤增生,打耳洞可能会造成瘢痕疙瘩,严重的需要手术去除。
打耳洞不就是在耳垂上扎个洞吗?妙妙拿到所谓的打耳洞神器,按照教程视频一顿操作猛如虎后就有了两个耳洞,然而还没等带上漂亮的耳钉,耳洞就出现了红肿症状,她咨询客服,客服表示是刚打的耳洞有炎症,这个情况很正常,建议她自行在网上购买“藏药”敷贴在耳洞处即可消炎消肿。
但是,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代,古人对于打耳洞是什么态度呢?有考究过一些小典故:说打耳洞的由来是起源兄弟族,因为当时的妇女都比较活跃,所以为了约束女人的自由,便在他们的耳朵上扎了孔,并悬挂上了很重的“耳饰”。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唐代陆羽《茶经》中有写:“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是一种植物,不仅可以食用,比如平时我们常吃的茶叶蛋,新采摘的茶叶炒鸡蛋也是清香扑鼻,也可以饮用,不同的茶叶泡出来的风格各异,各有千秋。
来源:【浙江融媒体】花朝节“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霞锦,上劳点缀贺花神。”农历二月,是百花的生日,古称“花朝节”。江南地区尤为盛行,在我儿时,邻居的老奶奶便时常跟我说起“花朝节”的习俗。
很多爱美人士会选择打耳洞,但是,因打耳洞引起的耳廓软骨膜炎越来越常见。今天,我们邀请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程晓婷、崔冲和张婷芳三位专家,来为大家说说打耳洞与耳健康如何“两全其美”。打耳洞不当,或致软骨膜炎耳廓软骨膜炎是一种源于软骨膜的感染,属于耳鼻喉科急症。
小巧的耳钉、精致的耳环、华丽的耳坠……扎了耳洞,戴上耳饰为自己打扮的人不在少数。不过你有没有注意过,摘下耳饰,耳洞似乎会散发出一种臭臭的味道,这是为啥?“为啥耳钉戴一段时间巨臭!”小红书网友“大雄姐姐”直言,“毫不夸张,天天洗澡,到底啥原因呢?
都说“新年新气象”,随着春节的脚步悄然逼近,很多人纷纷开始精心打扮自己,做个好看的美甲、染个喜欢的发色……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但你知道吗?这些“新气象”里可能埋着健康隐患,如果不多加注意,就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健康!1美甲背后的隐患,不仅伤眼睛、还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