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九零年代末到本世纪,全国各地编族谱成了风尚。这些族谱啊,有个怪现象,总爱跟史学界唱反调,颠覆些定论。说实话,现在这些族谱,除了少数没瞎编的,还有点可信度,其他的基本就只能信到明朝了,再往前的,基本上就是瞎掰了。很多人还不清楚,这些明清族谱到底咋编的呢?
昨天,父亲打电话过来,说老家组织修族谱,每家每户都要分担980元。近年来,修族谱在许多地方成为一种风潮,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宗族意识逐渐淡化,人们对于修族谱是否还有必要产生了许多质疑。
我国古代家训、家规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明清以来,伴随着宗族庶民化、组织化加强,家训、族规空前繁荣,形成族谱与规训共盛现象。民间规训内容契合儒家精神,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强调以道德伦理修身,建立起治家、处世的哲学,让子孙有所遵循;并多引用史实典故、嘉言懿行进行通俗化诠释。
总感觉立家谱和续家谱,有点属于费力不讨好的事情。立修者劳心伤财。在内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可能都积极配合,也不可能最终就完全得到预想的效果,产生一些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排除。在外风言风语在所难免。祠堂的事情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