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不再脸谱化,经得起人性上推敲两位主演沈美娟和殷瑞芬(拿船桨)第十五届南京文化艺术节日程过半,很多市民对10月30日闭幕式的新版越剧《莫愁女》好奇至极。南京人对莫愁女的故事并不陌生,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这个民间故事就曾被改编成越剧在南京首演。
然而四点多钟就有许多戏迷朋友进场交流畅谈,原来他们中有好些人来自祖国各地:河南、湖北、山东、上海、浙江等外省市,江苏境内的也有扬州、南通、镇江等地的戏迷朋友,为的是观赏优秀竺派传人竺小招先生高徒、越坛奇才殷瑞芬老师主演的《莫愁女》,这也是竺派戏迷及殷瑞芬老师的粉丝们一次盛大聚会。
再后来,莫愁湖周围的建筑毁于兵乱之中,湖身也淤塞了。直到建国后重新修建了一番,莫愁湖又以一番全新的面貌公诸于世,人们都说南京有莫愁湖,是因为有个美丽的姑娘叫莫愁!关于莫愁,俗称莫愁女,也有人说她姓卢,名莫愁。
“我和《解放日报》一直有缘。”打开酒店房间的门,中国剧协副主席、安徽剧协主席韩再芬一边亲切招呼记者,一边烧水泡茶。她穿着黑色针织衫、黑裤子,浓密的长发拢在脑后,身材纤细,和三十多年前叱咤荧屏形象相差无几。“我没有什么保养秘诀,我从来不去美容院。
在众多的地方戏中,黄梅戏是最好看、最好听的。黄梅戏演员男帅女俊,曲调欢快,让人听着高兴。黄梅戏被誉为“中国的乡村音乐”,程式动作、妆面造型相对自由,与时俱进的现代表达,拥有顽强的生命力,跟得上时代的审美情趣,延长了剧种的生命。
#头条创作挑战赛#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所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文艺复兴体现在各个领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形式一篇欣欣向荣,江浙沪越剧舞台再次绽放出瑰丽的光芒。在八十年代,越剧新星喷薄而出,青春、靓丽的演员们很快就俘获了戏迷的心。
(2013年8月17日,在安徽省合肥大剧院内,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中)在表演黄梅戏舞台剧《徽州往事》。) 今年的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刚刚落下帷幕,身为艺术总监的韩再芬来不及休息,又将开始着手准备11月在上海的《徽州往事》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