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3月23日,让我们为地球献出一小时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羡茹3月23日,全球最大的公众参与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将在世界各地举行,参与者遍布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呼吁关注自然丧失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危机。鄂尔多斯是今年地球一小时的中国主场城市。
3月25日,武汉——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发起于悉尼的“地球一小时”,迄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公众环保活动,超过190个国家和地区、7000多座城市、400多个城市地标支持熄灯行动,相当于全球97%地区的人们参与进来,为地球发声。
在春风和煦的3月,我们即将迎来又一个“地球一小时”活动。3月22日,全球各地的个人、社区、企业等再次凝聚一心,于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共同熄灭不必要的照明与耗电产品,用实际行动诠释对自然的尊重与爱护,共同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
3月17日,青岛宁安路小学全体师生齐聚校园,以一场充满科技魅力与环保使命的启动仪式,拉开了2025年校园科技节暨“地球一小时”课程月的序幕。本次活动以“童心启慧行动 科创点亮未来”为主题,通过科技探索与低碳承诺的体验与实践,展现新时代少年儿童的责任担当与创新活力。
3月22日20时30分至21时30分,西安市钟楼、鼓楼、城墙、长安塔等标志性建筑熄灯一小时,积极响应2025年“地球一小时”活动。“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并已成为全球参与规模最大的开源性环保行动。该活动旨在表达对气候变化的关注,激发每个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月22日,由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WWF)、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执行委员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联合主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承办,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等任支持单位的2025地球一小时中国区主场城市活动开启。
3月26日,“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