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屹立喀喇昆仑——走近新时代卫国戍边的英雄官兵【题记】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我用生命捍卫守候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祖国山河一寸不能丢——高原边防官兵喜爱的一首歌喀喇昆仑高原,横亘西部边境。立春过后,大江南北暖意渐浓,高原深处的加勒万河谷依然严寒彻骨,大河冰封,群山耸立。
中新网新疆新闻11月24日电(阿斯亚)祖国西部边陲的喀喇昆仑高原,植被稀疏、高寒缺氧,过往的游客常形容是“氧气吸不饱,风吹石头跑”,就是这样的生命禁区却有一支队伍常年驻守在这里,守护一方平安。坐落于喀喇昆仑腹地海拔4280米的大红柳滩边境警务站,距离市区730余公里,辖区面积2.
从19岁到39岁,从青葱年华到年近不惑,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喀什边境管理支队库地边境检查站教导员陈畅都是在喀喇昆仑山中度过的。2003年,19岁的陈畅从长沙橘子洲头出发,一路向西,上了喀喇昆仑高原,来到了高原上地理位置最偏远、条件最艰苦、任务最繁重的库地边境检查站。
一条新藏线,一片“无人区”,一群戍边人。喀喇昆仑深处,无数次参与高原救援,与死神生死竞速,多少次实施边境抓捕,与不法分子生死较量,一对一帮扶辖区群众,与他们结下深情厚谊,这就是陈畅22年戍边生涯的缩影。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越是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有人来守,我愿意做一棵扎根在高原的红柳,跟大家一起守护边境的平安。”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喀什边境管理支队叶城边境管理大队库地边境检查站政治教导员陈畅说。2002年12月,19岁的陈畅带着一腔热血踏上了新疆这片热土。
她们上高原、进哨所。平时,她们是话务员、卫生员。这一次,历时11天。行程近2000余公里。“在英雄战斗过的地方。踏上他们走过的路。更能感受他们精神的富足。也理解了他们的所思所想。希望他们每个人都平平安安”
陆军某边防团某边防连常年驻守喀喇昆仑,官兵们每次巡逻,都要经过一道急陡山坡,许多故事由此生发——“好汉坡”见证:我把青春献给祖国■李 信 解放军报记者 陈 利 吴安宁官兵们攀爬“好汉坡”的影像被战士阿者马立画在了戍边石上,成为连队开展“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的鲜活素材。
文/华京2020年4月开始,有关外军违反两国协议协定,抵边越线搭建便桥、修建道路,频繁在边境越线争控,试图单方面改变边境管控现状,导致边境局势陡然升温。6月,外军公然违背与我方达成的共识,悍然越线挑衅。
初入营区,一块石头不经意间吸引了我的目光,它的表面绘满了油菜花。一天深夜,我正准备去洗漱,突然注意到锅炉房灯火通明,走近发现一位戴着棉帽的班长倚在墙边,左手抱着一块石头,右手拿着画笔细心地勾勒着,他沧桑的面孔上有一双深邃的眼睛,透出坚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