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是世界通哲,他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哲学、数学、历史学、文学、逻辑学的学科上,他还是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诺奖获得者,他对中国道家文化情有独钟,在他年轻时候的成名作《自由之路》的扉页上就标注着老子的名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
我们都知道天下的事物都是相对的,或者说都有对立面,万事万物有阳必有阴,阴阳即对立又互相依存于一切事物中,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我们也知道,纯阴或纯阳都是不利于社会的长久发展的,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道德经》里面是如何从社会属性的角度探讨阴阳思想的。
《道德经》共计八十一章,五千言,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这是我第三遍学习《道德经》,当前最大的感悟是《道德经》八十一章,并没有清晰逻辑递进划分,比如宇宙观、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处世之学,用兵之道,治国之策内部的递进关系,只是分了《道经》、《德经》上下两部。
万物莫不尊道贵德——《老子》习八吴福木《老子》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这一章,老子强调了“道”“德”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