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评论】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还记得我那年的高考作文题,是写一件器物,我写了“我的鞋”。高考结束的当天下午,我执着地纠结鞋到底是不是器物。于是,我做了3件事儿。一,问我妈,鞋是器物吗?二,问我的语文老师,鞋是器物吗?三,问词典,鞋是器物吗?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思聊工作室】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晚上好。近段时间,高考相关的话题持续霸榜。尤其是“放榜”之后,各种高分考生查分的短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刷屏,让人感慨“遍地是学霸”。
高考结束,你是否正在规划自己的假期生活?来一场毕业旅行,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与老师和同学合影,留下珍贵记忆;学习一项技能,不荒废时间……这些小事值得打卡,合理安排,好好享受,愿你能度过一个充实且快乐的假期!
刚结束高考不久的准大学生们,高考后的暑假怎么过,想好了吗?有人说,人生最轻松的时候,莫过于一个阶段刚结束,等待进入下一个阶段的过渡期。比如,高中毕业后长达两个多月的假期,没有暑假作业、学业压力,也无需焦虑未来,是一段可以完全用来享受的时光。
来源:工人日报 近年来,完成高中学业的农民工子女尝试告别传统的“打工赚学费”,热衷于发挥所长寻找兼职,在岗位上进行职业观察和自我提升。7月中下旬以来,各地大学录取通知书陆续投递发放,准大学生们也开启了丰富的暑假生活。
高考结束后,考生们将迎来3个月的超长假期,这也是他们求学12年来的“最长假期”。不少人将其称之为“空窗期”,因为没有任何学业负担,甚至会突然因为失去了目标而感到迷茫和焦虑。身心失衡应该怎样调节?这个“最长假期”应该做什么?
志愿填报失误,让本已考了近600分的丁同学被低了几十分的院校与专业录取了。不甘心的她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不仅选择复读,而且从头开始学习化学。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她不仅克服了化学“零起点”带来的挑战,还战胜了数学考砸后的情绪崩溃┅┅最终,实现了从595分到636分的成绩跨越。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杜倩雯“放弃保研资格,是21岁的我做的最好选择。”2003年出生的徐通达(化名)是一所双一流高校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女生,前不久签署了《自愿放弃2025年保研资格确认书》。大学三年,徐通达多项成绩第一。
大众网记者 王世敏 潍坊报道2024年我国世界献血者日的活动口号是:“在庆祝世界献血者日二十周年之际:感谢您,献血者!”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每一个无偿献血的臂膀背后,都是当代青年对公益的支持与追寻。无偿献血正汇聚起越来越多的青春正能量,让这份沉甸甸的爱绵延不绝。
高考完了,拼搏了九年,都希望有好的大学等着自己。我们很多人身边都有高考学生,我们能给他们哪些合理化的建议?做暑假工,到大城市看看,旅游放松,这些都是常见的选择。各位看官能否给点更好的建议。可能有些人要走向社会了,怎么才能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