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这个时期,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亟待解决,而“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定,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在当时成为了阻碍社会进步和改革的思想枷锁。
《决议》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分清了是非,完成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为改革开放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对党、对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对世界作出了突出贡献,功勋彪炳史册、永励后人。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促进经济发展和深化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也都与三中全会息息相关。1978年至今的46年间里,中国共产党已召开了10次三中全会,改革与发展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不变主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安排,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这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精神。
在伟大人物那里,个人命运与历史命运是高度统一的,魏斐德在谈到毛泽东时曾经说:革命的命运就是他的命运,革命的实现就是他的自我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挫折就是他的挫折,中国共产党的胜利就是他的胜利——其实,对于毛泽东是这样,对于邓小平来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