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时期,苏军前线士兵最爱的“大乱炖”包含了些什么呢:用美国援助的罐头,倒入缴获的德国通心粉,再凑上一些卷心菜、土豆、番茄之类的就更好了,加上大量的盐和一碗肥猪油,一口大锅或者直接金属弹药盒里填的满满的开始大火熬煮;
美国军队建立要追溯到1775年6月15日第2届大陆会议通过组建正规军的决议案,根据决议采取志愿入伍原则,建成了一支由师、旅、团、营以及炮兵和骑兵分队组成的大陆军,总指挥是原英军上校兼弗吉尼亚种植场主的乔治·华盛顿。
二战时期,各国为了研制军粮不遗余力,军粮首先要保证热量,其次不容易变质以及方便携带,因此一些压缩类的食物被各国使用,其中甜度高、口感好以及热量爆表的巧克力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这其中就有美国,不过和大家想象甜美可口的巧克力不同,美军提供的巧克力味道比土豆都难吃,以致于很多士兵拒绝食用,甚至差点引起哗变,可以说这种巧克力简直就是万恶的魔鬼食物。
上次说过本期会做意大利军粮的测评,然而没想到在我终于下定决心准备入手的时候已经没货了,而且还无论是美亚、日亚、淘宝、乐天、ebay等全世界范围内都搜不到(不过就算搜得到也不能跨国寄过来吧,毕竟有火炉和燃料),无奈一番斟酌之后还是决定入了一箱相对而言较烂大街的德军军粮。
二战时期,苏联因为地域比较广阔,物资运输困难,因此将肉罐头等食物作为苏军的主要标配,而在二战苏军的伙食菜单中,最重要的和占据主要地位的就是俄式炖肉罐头,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图桑卡,这种图桑卡罐头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成为沙俄军队的主要伙食,并且随着二战的爆发大批量配发到前线,据悉整个二战期间,苏联一共生产了4.5亿罐图桑卡罐头,要不是因为苏联西部的仓库被德军占领,生产估计还要多,后来在美国援助下继续生产,并且战后也深受民众喜欢,成为苏联时代最具特色的食物。
所谓的罐头,起源于十八世纪初期的法国,是拿破仑花高价请人研制的一种能延缓食物变质的方法,将食物装进高密封性的容器中保存,也就有了罐头的雏形,叫做“封装食品”,后来经过完善的发展,也就了罐头这种口粮,可以说罐头最初就是专为军队研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