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山东渔业经济总产值4762亿元,居全国第一位中国是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保障粮食安全,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山东是海洋渔业大省,拥有全国1/6的海岸线,海洋资源丰度指数全国居首。
近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编制的《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休闲渔业总产值931.47亿元,同比增长10.99%。山东省休闲渔业总产值为203.93亿元,约占21.89%,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
鲁网12月18日讯(记者 李海婧 见习记者 李晓晨)12月18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规划是产业发展的牵引和前提,走向深远海是海洋渔业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烟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梁勇对长岛“蓝色粮仓”海洋经济开发区的产业规划布局以及重点打造方向做了介绍。
近日,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发布了《中国休闲渔业发展监测报告(2024)》。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休闲渔业总产值931.47亿元(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地区),同比增长10.99%。山东省休闲渔业总产值为203.93亿元,约占21.
为加强山东和四川两省水产品供采双向互动交流,满足西南地区人民群众对优质海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同时进一步扩大“好客好品 好水好鱼”山东渔业新名片影响力,6月27日,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主办、四川省水产局支持、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承办的“好客好品 好水好鱼”山东渔业品牌全国推广活动第二
齐鲁网·闪电新闻3月12日讯3月12日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推进新时代海洋强省建设情况。近年来,山东充分发挥海洋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海洋新质生产力。聚焦科技创新,形成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动力。
海报新闻记者 王海霖 李欣 李彦涵 东营报道6月6日,由农业农村部、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年全国水生生物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举行。活动旨在增殖水生生物资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海报新闻记者 杜郑敏 济南报道为牢固树立大食物观,深入推动全省渔业高质量发展,锚定建设现代渔业强省,统筹渔业发展与安全,近日,山东印发实施《关于促进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主要内容共分为六大部分19条。一是坚持创新驱动,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问题。
3月12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 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九场,邀请省海洋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打造现代海洋经济发展高地,推进新时代海洋强省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青年报记者: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
山东海洋资源丰富,海岸线长3505公里,约占全国1/6,毗邻海域面积15.86万平方千米,与全省陆地面积基本相当。近年来,山东将海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经济新动能不断积蓄,海洋生产总值位居全国第二位。记者近日走进生产一线,探寻“蓝色引擎”的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