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网7月25日讯(记者 李京媛 通讯员 姜兴祥)为进一步完善全市急诊急救体系,畅通院前、院内急危重症患者转运路径,改善群众急诊就医体验,7月23日,青岛市急诊急救服务效能提升工作现场会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学术报告厅召开。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郑成海 通讯员 吕文博11月11日,首都航空莫斯科至青岛JD496航班上一名外籍旅客突发身体不适,青岛机场及时响应、迅速联动,一小时内转运旅客送医。当天早晨,青岛机场接首都航空通知,JD496航班上一名外籍旅客突发间歇性晕厥和抽搐。
半岛网7月15日讯(记者 李京媛)“谢谢你们,全力抢救我父亲,谢谢!”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博施楼停机坪启用后接诊的首例直升机转运患者刘先生(化姓)顺利出院,患者家属将一面印有“医德高尚医术精 关爱患者暖人心”字样的锦旗交给脊柱外科医护人员,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鲁网2月15日讯 为打破地域限制,保障危重新生儿生命安全,青岛妇儿医院与青岛市120急救中心强强联合,由医院提供人员和设备,由急救中心提供车辆和司机,打造新生儿重症转运新模式。2月14日,青岛妇儿医院2025 年首例危重新生儿成功转运。
打通空中生命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接诊首例直升机转运患者中新网山东新闻6月7日电(王禹)近日,一架载着脊柱外伤并截瘫患者的直升机平稳降落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博施楼顶停机坪上,早已准备就绪的医护人员快速上前为患者检查,并通过急救绿色通道将患者转运至骨科病房进一步治疗。
近日,国家医保局编制印发《综合诊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将现行综合诊查类价格项目整合为36项。立项指南对诊查费、床位费、转运费等项目进行了明确规定。新增设立“航空医疗转运”项目,支持医疗机构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为进一步提升岛城危重新生儿救治水平,保障母婴安全,2月23日,青岛市危重新生儿转运中心成立大会成功举办。由青岛妇女儿童医院作为牵头单位,在市卫生健康委的领导下开展新生儿转运救治工作,成为半岛乃至全省新生儿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通讯员 杨志近日,青岛市急救中心联合平度市人民医院和青岛市市立医院,通过救援直升机成功挽回一位心梗病人生命。12月27日,青岛市急救中心接到求助电话,平度市人民医院一名心肌梗死溶栓后拟行搭桥手术的患者需紧急转运至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进行救治。
12月11日15时40分许,伴随着阵阵螺旋桨的呼啸声,一架医疗救援直升机克服低温天气影响,从灵山岛紧急转运一名晕厥患者到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进行救治。此次转运仅耗时25分钟,且与地面医疗抢救实现无缝衔接,为救治患者赢得了宝贵时间。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9日讯 “接大韩航空紧急通知,3月15日KE845航班将搭载一名因脑出血需特殊照护、体重较大的担架旅客从仁川飞抵青岛,请各部门按照流程单卡做好保障准备。”“地面服务部收到!”“卫生防疫部收到!
记者 刁明杰 通讯员 谢小真 近半个月来,青岛市市立医院成功救治两名由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送达的外埠急危重症患者,以技术过硬、团队高效、流程顺畅的高水平紧急医学救援能力,在“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份考卷上,再次书写“高分答卷”——青岛市市立医院随时准备着,让安全落地,为生命负责。
建成“全市一家医院”智慧就医场景,690家医疗机构完成检查检验结果互认202万项次,为患者节省费用7765万元; 青岛市45家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等提供全流程、集约化服务;全年完成5万余名孕产妇的妊娠风险监测和产前规范筛查,对49万余名
9月6日下午,青岛市急救中心接到莱西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请求,一名75岁车祸伤女性左侧股骨骨折、左侧胫腓骨骨折、腹部闭合性脏器损伤、主动脉弓挫伤并且存在致命性的创伤性主动脉夹层。病情危重,潜在风险巨大,中心派出航空医疗救援,用时24分钟成功将运患者转至青岛市市立医院。
9月6日下午,青岛市急救中心接到莱西市120急救调度指挥中心请求,一名车祸伤患者,左侧股骨骨折、左侧胫腓骨骨折、腹部闭合性脏器损伤、主动脉弓挫伤、并且存在致命性的创伤性主动脉夹层。病情危重,潜在风险巨大,青岛市急救中心派出航空医疗救援,成功转运患者至青岛市市立医院。
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通讯员 王衍勋“求救!求救!”青岛市急救中心接到莱西市急救中心打来的求助电话,一名患者反复发作心脏停搏、晕厥,准备去往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但是救护车转运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万一再次发病,风险太高,请求启动航空医疗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