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是当代世界最前沿的科技领域,由于其对技术要求的极端苛刻,到目前为止仍处于前期预研阶段,而且学术界有“核聚变距离成功永远有25年”的说法。目前世界各国投入研究力量最大的是磁约束核聚变,而这其中托卡马克装置则被认为是最有希望在未来取得突破的一种可控核聚变发电装置结构。
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核电龙头加持,中国可控核聚变赛道出现一位重磅玩家。2月28日,中国核电(601985.SH)和浙能电力(600023.SH)同步公告称,拟以增资方式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下称聚变公司),投资金额分别为10亿元、7.5亿元。
2022年,对于许多科学教师来说十分特殊。这一年,由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的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以下简称“暑期学校”)启动,中小学科学教师培训由此正式步入“科教协同”新阶段。3年来,科学教师的暑期培训有何新变化?记者进行了采访。
界面新闻记者 | 戴晶晶中国目前磁场最强、等离子体性能最高的球形托卡马克装置成功运行。7月12日晚,陕西星环聚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星环聚能)官微发布消息称,近日中国联合球形托卡马克2号(SUNIST-2)建成并开展了首轮运行,获得100千安培等离子体电流。
四代科研工作者、12万多次实验、10余次创造世界纪录……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屡获重大突破,今年4月12日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的新世界纪录。图为实验总负责人龚先祖注视着实验成功后的数据。
在各种对未来畅想的时候,都不约而同描述着这般场景:在一所严密保护的科学实验室中,众多科学家在静静等待着, 其中一位科学家在众人注视下按下了按钮,随着按钮按下在漆黑的反应室内,刹那的闪光就如同冉冉升起的朝阳,这片恒星系最炙热的能量,正在被逐渐耀眼的光芒所点亮…
Degrave J, Felici F, Buchli J, et al. Magnetic control of tokamak plasmas through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Nature, 2022, 602: 414-419.
界面新闻记者 | 高菁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建成运行。6月18日,能量奇点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能量奇点)宣布,由该公司设计、研发和建造的洪荒70装置成功实现等离子体放电。该装置为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也是全球首台由商业公司研发建设的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中新网北京7月22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为进一步加强科教协同育人,由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共同实施的“全国科学教育暑期学校”中小学教师培训,7月22日正式开启2024年相关活动,合肥主会场、北京分会场在两地同步开班。
王璐瑶 设计为了满足全世界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开发商业聚变能源变得越来越迫切。5月20日,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举行。在上午的主论坛上,能量奇点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郭后扬就人类能源问题发表了演讲,并对未来的终极能源——核聚变能源的研发趋势做了展望。
近年来,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不断取得突破。可控核聚变商业化前景可期核聚变能具有燃料丰富、清洁、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大等突出优点,被视为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可控核聚变是可控的、能够持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目标是实现安全、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被称为“人造太阳”。
“可控核聚变是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望为全球实现碳中和做出重大贡献。”在今天举行的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能量奇点的CEO、联合创始人郭后扬,与大家分享了未来的终极能源——核聚变能源的研发趋势和展望。
本文选自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2024年第4期作者:彭先觉,高翔,李建刚,刘永,邓建军,李正宏,周良骥,师学明来源:聚变能源研究态势及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24,26(4):19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