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预制菜势起,为百姓餐桌提供了新选择,为企业转型觅到了新蓝海,更为中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通道。2024年春节将至,一大批“粤字号”预制菜将化身精美“年菜”,为人们的团年饭增添浓浓粤味,也为广东日渐红火的“年菜经济”点燃新增长点。
人人骂预制菜,人人吃预制菜。别不信,你可能也在无意中吃过。比如这种外形圆润饱满的鸡蛋,刚想夸一句老板做的太好了,结果入口一咬,口感像塑料一样,梗啾啾味如嚼蜡,真诚发问:老板,两块钱一个蛋,动手煎一下就这么难吗?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喻淑琴 广州报道6月20日,广东预制菜企业在海外设立的首个“共享工厂”成功生产出首批产品——粤式饺子,并在新西兰奥克兰的一家连锁门店上市。产品一经投放,即收获热烈反响,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与好评。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 东莞报道 走进东莞厚街的拾福佃中央厨房,戴着防尘帽的工人在工厂有条不紊地操作,全自动炒锅智能运转,一道道广府预制菜在经过拾福田智能化车间的“工业锅”翻炒后,被快速锁鲜并装进包装盒里,销往全国。
随着2025年春节的到来,年货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消费热潮,其中预制菜作为一种新美食品类,在消费市场上大放异彩,成为年货市场的“爆品”。记者了解到,在某电商平台,一款售价75元的酸菜鱼预制菜销量已超过7万份。
本报记者 崔瑾玥 李 萌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编者的话:据业内统计,目前我国预制菜加工企业超过7万家,2023年产值突破5000亿元,加速驶向万亿元赛道。预制菜作为食品行业的新兴力量,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