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消息,我市正在进行中的白马航电枢纽工程文物保护工作近日取得重要收获,考古人员在遗址中的关口西汉一号墓一次性出土600余件珍贵文物,且保存较好,是长江上游地区一次性出土漆木竹器最多的墓葬。关口西汉一号墓,位于我市武隆区江口镇乌江腹地, 墓圹长6.5米、宽约4.
来自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消息,我市正在进行中的关口西汉一号墓考古发掘工作近日取得重要收获。第1眼新闻记者从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关口西汉一号墓在武隆区江口镇蔡家村乌江右岸第一、二级台地之间,属于天子坟遗址的一部分。
来源:中国新闻网12月18日,中国最早确认的巴文化遗址——重庆市九龙坡区冬笋坝遗址发布阶段性考古成果。2020年9月起,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九龙坡区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
光明日报重庆12月6日电(记者黄汉鑫、张国圣 通讯员廖星晨)日前,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该院在重庆市武隆区发现一座保存完好、有明确纪年的西汉墓葬——关口西汉一号墓,并一次性出土了600余件漆器、木器、竹器等珍贵文物。
6月24日,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正式对外公布了孙治刚和同事们此前努力所取得的“收获”——在820平方米的发掘范围内,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奉节县文物保护管理中心一起清理出了汉代墓葬12座出土陶器、琉璃器及铜钱等各类器物共计70件。
↑这是12月5日在重庆市武隆区拍摄的“关口西汉一号墓”出土的文物。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采访获悉,近期该院在重庆市武隆区新发现一座保存完好、有明确纪年的西汉初期墓葬,出土遗物600余件。该考古项目是为配合重庆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而开展的抢救性发掘。
央广网重庆4月21日消息(记者白刁尹 通讯员汪晶晶 )2023年4月20日下午,重庆市江北区城市建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江北建工)投建的“中石化重庆石油分公司油气经营中心配套设施(箱涵迁改)EPC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古墓,江北建工立即停工,马上采取了一系列临时性保
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采访获悉,近期该院在重庆市武隆区新发现一座保存完好、有明确纪年的西汉初期墓葬,出土遗物600余件。该考古项目是为配合重庆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而开展的抢救性发掘。此次发现的墓葬名为“关口西汉一号墓”,位于武隆区乌江腹地内。
日前,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称,该院对位于重庆武隆区江口镇乌江腹地的“关口西汉一号墓”进行考古发掘后,一次性出土了600余件保存较好的漆器、木器、竹器等珍贵文物。据考证,该墓下葬年代为公元前193年,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纪年明确的西汉墓。
来自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等单位文物保护专家受邀参加会议。为配合该项目的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22年12月至今,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武隆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四川大学对该项目范围内的17处地下文物点开展了联合考古发掘,发掘出一批新石器、商周、汉晋、唐五代、宋明清时期的遗迹,出土各类器物标本4000余件,取得重要考古发现。
12月5日晚,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重庆市武隆区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有明确纪年的西汉初期墓葬,出土遗物600余件。专家认为,此次发现的西汉墓葬出土文物数量之多、年代之久远,在重庆尚属首次。这也是目前中国考古发现最早明确纪年的西汉墓。
中新网重庆5月15日电 (记者 钟旖)记者15日从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一工地新发现一座千年汉代崖墓。经发掘清理出土文物56件(套),时代初步判断为东汉时期。图为古墓出土的文物(视频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