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4月8日讯近日,滕州市级索镇北赵庄村与西赵庄村联合开展“巧手制作扬传统 浓浓深情寄清明”手工制作文明实践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用图文并茂的方式为孩子们讲解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文明祭祀等相关知识,并呼吁孩子们向家人、朋友及周边邻居倡导文明祭祀。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杭州市义蓬一幼的孩子们通过画鸡蛋、春游、荡秋千、放风筝等活动,了解传统风俗,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A:清明节是什么时候?B:清明节可以做什么呢?
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节气之一,不仅有着悼念祖先、扫墓祭奠的传统习俗,也有着独特的节气文化。清明节的节气变化被称为清明三候,它们分别是“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这三候的出现,标志着春季的深入,万物生长繁盛,也预示着暖春时节的来临。
老师向学生讲解油纸伞的制作工艺。文雅婷摄红网时刻衡阳4月3日讯(通讯员 赵诗 贺雨昕)在清明节来临前夕,衡山县城北小学组织学生亲手绘制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油纸伞的独特魅力,寄托对故去亲人的思念,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讯(通讯员 张霞)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仅有着感恩思源、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涵,也是人们认知历史、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的重要节日。“纸剪清明音,情牵故人心”。溯源传统,构思未来,用一把剪刀,一页红纸,用它们剪出这个特殊节气里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