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伯克段于鄢》,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郑国内部一段故事,由鲁国史官左丘明记录在了其作品《左传》之中,该故事虽然篇幅简短,但入骨三分的描写,却被后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如明代大学者归有光,就赞其为“左氏笔力最高者”,到了清代,更有学者将该文推崇为“文章之祖”。
春秋时期,郑国国君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位叫武姜的女子做王后。婚后国君和王后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出生的时候由于胎位不正,导致孩子先出脚后出头,难产差点一尸两命,吓坏了王后武姜。加上当时的人都比较迷信,觉得这样的孩子天生克父母。
郑伯之子姬掘突继任了郑国国君,史称郑武公。郑武公趁周平王东迁洛邑,吞并了东虢及鄶地,也迁都到新郑。那是公元前757年的一天,武姜在睡梦中突然要生产,忙弄了一阵后,男婴足先出,头后出,十分难产,情况危急,差点要了卿命。
一、文章内容、译注及其他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1、导读本篇记载的是我国春秋时代一个家庭的母子、兄弟为了争夺政权,彼此感情破裂以致互相残杀的故事。文中表现了姜氏的偏私任性、共叔段的贪得无厌以及郑庄公的老谋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