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杭州12月28日消息(记者 姜頔 见习记者 孙维庆 丁梓珂)当下,疫情防控形势发生变化,身边的感染者不断增多,大学生正处于心理上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阶段,又同时面对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值得关注。
龙年春节,20岁的慧慧回到老家参加了一场熟人并不多的聚会。举手投足间,她总觉得自己被别人关注着,浑身不自在。于是,她熟练地拿出手机,戴上耳机,试图用这种方式让自己“隐形”。在不太熟悉她的外人看来,慧慧仅仅是个十分内向的女孩。但实际上,她是一位社交焦虑障碍的患者。
“开火车了,请用一个形容词形容人的性格,从字母A到Z。”课堂上龙老师一声令下,学生们随即一阵“哀嚎”。两分钟准备时间很快过去,有人自信应答,有人汗流浃背,学生时代被老师抽问的胆战心惊在龙老师的课堂上无人幸免。
当代青年对体制内工作的想象是什么,如果想象幻灭,他们又会怎么办?本文发现,“考编热”与裁员、失业与降薪等高风险有关,也受到加班文化、中年失业、竞争激烈、不确定性因素等影响,这些因素反衬出体制内工作的优势,也使得青年的就业心态愈发保守、“体制内信仰”愈发强烈。
_______________“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自2019年启动试点、2022年加速推进以来,今年已经被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抓手而全面推开。从革命年代的“支部建在连上”到新时代的楼宇党建、社区党建,人在哪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跟进到哪里,这是一个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
钟灿教学引体向上。 3月15日清晨,薄雾缭绕着不远处的小山包,黎明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立正,稍息!向右看齐,跑步走!”嘹亮的口号跟着《运动员进行曲》的鼓点,回响在平江县岑川中学的操场。数百名学生队列整齐,跟着体育老师钟灿做早操。
7月3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名为《毕业季,花样扣毕业证》的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新浪微博上,“毕业生遭遇校方花样扣证”的话题一度登上热搜榜前15名,搜索量超过11万次。网友们纷纷在网络上发声,“吐槽”自己见过或遇到过的扣毕业证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