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深海小型机器人登上国际学术顶刊:可在万米深海实现多模态运动】《科创板日报》20日讯,今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研究团队联合中科院深海所、浙江大学,历经6年共同研发的深海小型多模态机器人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顶刊《科学·机器人》(Science Robot
受蝙蝠鱼启发,我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浙江大学成功联合研发小型深海可变形机器人,该机器人身长不到50厘米、体重仅1500克,成功挑战了马里亚纳海沟万米深渊,最深可达10666米海底,为深海探索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深海科技,与低空经济并列,可见其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针对深海科技与机器人两大具有前瞻性战略价值的领域,我们通过产业链+全场景分析,深度挖掘出5家重点布局的优质企业,供大家学习参考。
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赵旭)深海,被称为地球生命的“极限实验室”,令无数科学家神往。在地球最深处的马里亚纳海沟,压强最高可达1.1亿帕,相当于一吨重的大山压在人的拇指盖上。就在这样的万米深渊,一台身长50厘米、重2.
来源:科技日报 受蝙蝠鱼启发, 我科研团队成功实现——小型机器人漫步万米深海在地球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的万米深渊,压强相当于一个指甲盖上站了一头一吨重的犀牛,温度接近冰点。此前,能到达这里的深海机器人,多为重量达数吨的刚性体大型潜航器。
央视网消息: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中科院深海所、浙江大学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发布了深海小型深潜机器人的最新成果。这款深海小型机器人在高压、低温的马里亚纳海沟等深海环境中进行了测试,获得了媲美甚至超越实验室常温常压下的运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