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汁源果粒橙柔取饱满果粒”,但程先生不仅喝到了果粒,还喝到了一大块黏糊糊、散发着异味的不明物体。近日,北京的程先生向新京报记者反映,他于10月31日通过手机下单购买了4瓶1.8L的果粒橙饮料,11月25日,他打开其中一瓶,但因一次性喝不完便放入了冰箱,11月30日中午,正当他打算直接对着瓶将最后一口果粒橙一饮而尽时,“瞬间感觉有一块黏糊糊、散发着异味的东西滑进了嘴里,以为是死老鼠、烂肉之类的,我瞬间一阵反胃,赶紧将东西吐了出来,跑到卫生间漱口,半天没有缓过来。”
济南的迟先生最近跟朋友聚会,就买了果粒橙正准备拧开喝的时候发现了疑似虫子卵!!!“生产批号,还有瓶身上的各种码,都发给他们可口可乐公司的工作人员看过了,他们经过查询,也说是他们公司的产品了!”对于里面的不明物体,可口可乐公司的工作人员解释却是:“应该就是类似于果核,或者果皮。
昨天上午,陆先生接到好友秦先生打来的电话,“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花了100万元,终于把北郊‘果粒橙’给买下来了,有时间了过来看看。”“你脑子没问题吧?花这么多钱买饮料喝?”由于关系特别好,陆先生随口“回敬”了好友一句。“哈哈哈,你误解了,我是说我在‘果粒橙’小区买了一套房子。
【摘要】消费者:饮料都还没开封常喝果汁可以助消化、润肠道,补充膳食中营养成分的不足。但在浙江省义乌市的一位詹先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詹先生称:自己七月的时候在超市买了一箱美汁源果粒橙饮料,回到家后打开箱子,准备拿一瓶喝的时候发现其中一瓶有很多黑色不明物体,这让詹先生吓了一跳。
1果粒橙大家都喝过吧?这个饮料的地位都不用多讲,它跟可乐雪碧是聚会餐桌的饮料三巨头。算是久经沙场的我,如果在老家聚会吃大席时不能从小孩手里(没考编在山东只能是小孩那桌)抢下半瓶,我都会独自生闷气然后回家让老婆猜。那它牛在哪儿?为啥能坐稳这个位置?
天气转暖,“狂炫饮料”的放纵让不少人大呼过瘾,但短短几天后,体重秤上的数字却又让人追悔莫及。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由糖类摄入过量而引发的健康问题逐渐被重视,“控糖”“减糖”“戒糖”等新概念逐渐流行。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侯隽 | 北京报道这个夏天,大瓶装饮料火了。拎着1升装的矿泉水去运动,“扛着”2升装大瓶凉茶去上班,买份1升装的大桶无糖咖啡随时补充能量……从汽水到无糖茶饮,从纯净水到电解质功能饮料,大瓶装几乎覆盖所有主流饮料品类。
大家好,我是,今天跟大家分享6款精仿的“山寨饮料”,有的比正品的味道还好喝,下面一起来看看。饮料是加工制造供饮用的液体,徐珂《清稗类钞·饮食·饮料食品》中记载:“茶、汤、羹、浆、酪之属,皆饮料也”,像白酒、茶都属于饮料,可想而知,饮料有多么悠久的历史。
量贩装饮料比普通装卖得俏昨天正式入伏,饮品是迎接高温的必备品,最近加量版的“1L装”饮料走红,“1L装”饮料席卷饮料界的消息频频登上微博热搜。记者走访发现,目前,南京线下超市的货架上基本都出现了“1L装”饮料的身影。“以前是雪碧、可乐、果粒橙有大包装,现在很多品牌都出了加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