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线头太多,我选择去剧场剪断”,戏剧创作人近日在上海大世界畅谈戏剧文化治愈力。上海大世界副总经理许丽介绍,大世界演艺夜市连续举办4年,今年主题是“国潮新青年”。“大世界新青年说”作为演艺夜市首次引入的演讲类主题分享活动,共有11位嘉宾带来10场精彩分享。
新民晚报讯(记者 赵玥)今天下午,位于珠溪古镇的大世界珠溪剧场开幕,中国好声音全国巡演和Channel[V]歌手大赛盐城赛区也随之启动。珠溪古镇是盐城地区独具特色的综合性文商旅新地标,大世界作为上海百年文化演艺地标,以其演艺消费集聚区的定位成为了上海打造亚洲演艺之都的核心力量。
年是什么?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是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地接福气,是买年货、贴春联的美好回忆……地处上海市黄浦区的大世界始建于1917年,曾被誉为“远东第一俱乐部”。修缮重新开放后,上海大世界变成了一个个小剧场组成的“演艺世界”,吸粉无数。
上海大世界已经成为小剧场的一个新地标。近日,记者来到上海大世界,门口有演员正与观众互动,尽管天气炎热,但他们仍耐心地给观众签名、照相,和大家一起交流回忆演出内容,路过的阿姨还打趣演员:“你笨呀,应该早点下来占里面阴凉的位置!”演员离开后,观众也随之散去。图说:演员正在和观众互动。
【编者按】秋风起兮,梧桐叶落这个盛大的季节澎湃新闻联合IP SHANGHAI推出国庆特别策划“重新发现上海”我们用脚步去“阅读”城市这里有沧桑巨变,也可见文明互鉴不断向前,不停回望在无数个细节中由上海,见中国“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提到大世界,上海人难免想到哈哈镜。
百年大世界迎来焕新 郑莹莹 摄中新网上海3月21日电 题:上海大世界“蝶变记”:昔日的“远东第一俱乐部” 而今的小剧场新演艺记者 郑莹莹106岁的上海大世界(以下简称:大世界)第一次敞开了“大门”,它不收门票了。
大世界变了。最先发现这一变化的,自然是常去打卡的老爷叔、老阿姨。在老一辈上海人的心里,诞生于1907年的大世界,是上海著名的城市地标。3月20日,大世界门口,霓虹灯点亮了“大世界焕新季”的字样。沿街商铺亦有更新。
中新网上海1月16日电(记者 郑莹莹)老电视机里放着那时的过年情景,赶集、贴窗花……龙年将至,“似曾相识”的年味抢“鲜”来到上海大世界。地处上海市黄浦区的大世界始建于1917年,曾被誉为“远东第一俱乐部”。修缮重新开放后,上海大世界变成了一个个小剧场组成的“演艺世界”,人气看涨。
路过上海大世界,你会惊喜地发现,天上多了一枚特殊的“月亮”。“月亮”由建筑师、艺术家马岩松创作,11月11日傍晚由黄浦区宣传部、文旅局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联合亮灯。即日起至11月22日,每晚18点至22点,“月亮”都会如约亮起,点亮上海的艺术夜空。
位于西藏南路、延安东路交叉口的“大世界”是上海的一张文化名片。“白相大世界”是许多上海人美好而珍贵的回忆,“唱红大世界”是新人新秀们最热切的渴望,而“站稳大世界”则成为名家名角们最骄傲的战绩。如今,脱胎换骨、焕新归来的大世界依旧是一方人才辈出的舞台。
今年底,沪苏湖高铁有望通车,上海至湖州仅需40分钟。上海和湖州之间历来联系频繁,上海地标建筑大世界就与湖州人有关。我每次到湖州南浔旅游,建于光绪年间的张石铭旧宅是必去打卡地。“石铭”是张钧衡的字,现在叫他都以字为名;他是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的长孙。
中新网上海11月21日电(记者 郑莹莹)“戏剧就是由一群人去点亮更大一群人。灵魂到不了的地方,戏剧也许可以。”上海大世界副总经理许丽21日晚说。11月21日晚,演艺大世界命名五周年主题活动在沪举行。 (上海黄浦区 供图) 当晚,上海的“演艺大世界”迎来“五岁生日”。
上海大世界是申城的文化地标之一,也是许多上海市民印象非常深刻的地方,这里有老上海曾经的欢乐回忆。农历春节前夕,上海大世界围绕传统文化、节日民俗等主题,举办“大世界·过大年”活动,该活动同时也是黄浦区2024年中华年俗展示体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