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突如其来的心脏骤停,能否在“黄金四分钟”内启动心肺复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 近日,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孔瑜,就如何把握“黄金四分钟”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作讲解。急救知识:生死边缘的“生命之钥” 在省人民医院急诊科的日常工作中,孔瑜经常面对“生死时速”的考验。
在紧急情况下,掌握心肺复苏(CPR)技能可以挽救生命。CPR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技术,可在心脏骤停时提供临时的人工循环和呼吸,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如果超过10分钟才开始抢救,那么患者的生存机会渺茫。问:CPR如何进行操作:答: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C-A-B):1.
来源:【吕梁日报-吕梁新闻网】心肺复苏术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急救技能,是针对心脏、呼吸骤停者所采取的一种急救措施,也就是通过胸外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电击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促使心脏恢复自主搏动,人工呼吸纠正缺氧,并努力恢复自主呼吸。
问:什么是心脏骤停答: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杀手。在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会因发生心脏骤停而猝死,平均每分钟就会发生1例,其中有90%的心脏骤停发生在医院以外的地方。
近日,60岁的王先生突发胸部不适,随后出现昏迷,家属立即拔打120,在等待120过程中家属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开始给患者进行胸部按压及口对口呼吸,有序的按压及人工呼吸,整体过程中家属并未坐以待毙,实施了有效的心肺复苏术。
在第23个“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我们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赵晖、主治医师黄小银和主管护师李加芬,喊你一起来学能救命的技能,希望能够提高民众的应急救护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来源:【濮阳日报】据统计,我国每年有54万人因心脏骤停发生猝死,平均每小时就有超过40人因此丧失生命。一旦发生心脏骤停,死亡率达99%。心跳骤停后的最初4分钟是实施有效急救的最佳时间,是决定病人生与死的关键,被称为“黄金4分钟”。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心脏骤停而猝死的人数约55万人,大众对心肺复苏的知晓率普遍较低,在医院外被救活的概率不到1%,而猝死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你我身边。那么,当你周围有人心脏骤停时,该如何正确运用心肺复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