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做更好的自己 吴正宪 读了朱永新教授的《致教师》,与老师们一起沉浸在与朱教授幸福的对话中……“教师如何进行专业阅读?”“如何长久地保持教育热情?”“如何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如何在压力下仍然坚守?”“如何关注窗外的世界?
【他山之石】作者:唐鑫(上海交通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君(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副部长、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2021年,一项针对全芬兰4567位中小学教师的研究发现:芬兰教师职业倦怠正在逐渐上升。
我是个性格比较内向敏感的人,面对学生的时候不是很有底气那种。我认为,在一个老师职业倦怠的时候,我们就不要把什么伟大理想拿出来了,就是很实在地告诉自己,“我干这份工作就是为了养家糊口。和人家农民工相比,人家要在烈日下工作,我还能在办公室里办公,工资待遇也还行,真的已经很幸福了?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3月7日电在今天上午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何志敏在大会发言中建议,完善教师激励约束机制,优化编制供给政策,建立教师资源与人口变化适配机制,严禁教师编制占用,解决教师“在编不在岗”“上班不上课”问题。
原民办代课教师历史遗留问题至今已过去好多年了,也呼吁好多年了,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我之前发布过一篇文章《已有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养老问题的最好措施,为啥非用教龄补助?》,我在文章中详细提到了国务院办公厅和教育部、人社部、财政部、中央编办就妥善解决原民办代课教师问题而专门下发的通知和意见,各省市区只要依据这些通知和意见精神将相关问题落实到位即可妥善解决。
姜朝晖国家统计局下周将公布2023年全国人口数据,受到舆论颇多关注。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的趋势性特征。这样的人口发展新形势,正在对教育产生重要影响,教师是最先感知到人口变化的行业之一。受人口变化的影响,教师行业正面临着一定的冲击与挑战。
“将教师减负纳入整治形式主义专项,持续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育教学负担。””推进教师岗位和职称改革,中小学设置正高级教师职称”“不再在国家层面对高、中、初级岗位结构比例作统一规定”。实施国培计划,培训校长、教师,让教师“提升能力有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