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俗称“江村”,坐落在太湖东南岸。有两条小河在开弦弓村交汇,从高空俯瞰,一水弯似弓,一水直如箭,开弦弓村因之得名。20世纪30年代,社会学家费孝通深入研究开弦弓村,写下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研究著作《江村经济》。
灶家浜是桃源镇戴家浜行政村中的一个自然村,面积0.27平方公里,现有90户人家,305人。2021年灶家浜通过苏州市级验收,成为一个以非遗研学为主线,康养休闲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式乡村旅游网红打卡地。我真没有想到灶家浜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1958年我曾下放灶家浜劳动锻炼。
据苏州市吴江区政府网站消息,江村学院项目2月20日在该区七都镇开弦弓村开工,将设置决策咨询基地、社会科学国际研学中心、经济社会调查与实验中心、乡村振兴培训与示范中心、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打造国家级社会调查基地、社会科学实验室和乡村振兴培训示范基地。
从实求知 一生志在富民。费孝通重访二十年前的开弦弓村 呼吁发展副业生产教育农民注意积累》,文中写道:“费孝通在二十年前作过一个多月农村调查的旧地——吴江县开弦乡开弦弓村调查了二十天以后,日前向苏州专署负责人提出有关农村建设的意见,在这里受到普遍重视。”
他曾说,“我一生的目标,唯一的目标,就是了解中国和中国人。”他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蜚声中外的“大先生”。他为我国社会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称为“中国社会学的总设计师”。他就是中国民主同盟的卓越领导人——费孝通。
作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极其重视教育。然而,面对当时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社会现状,接受先进思想的他毅然弃医从文,于1930年转入北平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师从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五一”临近,位于七都镇开弦弓村的江村1936·南园即将揭开神秘面纱,与广大市民游客见面。4月18日上午,记者在江村1936·南园看到,园区已初展芳容,各项工程正在扫尾。七都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阮益虎告诉记者,江村1936·南园去年6月启动建设,并于当年9月完工。
近期,新华社旗下《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来到吴江,重走费孝通小城镇调查“吴江路”,深入基层一线蹲点调研,查阅了大量资料,作了很多分析,推出了系列报道《小城镇 大作用》《小城镇 新分类》《小城镇 看变量》《小城镇 迎考验》,从多个维度解读、剖析吴江小城镇的新发展。
如果说吴江高新区(盛泽镇)是吴江民营经济的地标,那么吴江开发区是吴江外资经济的主要聚集地,汾湖高新区(黎里镇)则寄托了吴江承接上海和长三角一体化辐射新兴产业的希望2023年,吴江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已基本稳定为“三核引领、两带联动、多点协同”。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打破城乡围墙,建立了一个个“江南韵、小镇味、现代风”的城乡CBD,引来了一群群学者、专家和青年创业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超/摄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初到这座水乡小村庄村舍依水而建湖水依依而过恬静又十分悠然置身其中颇有一番世外桃源之意境旖旎的风景静谧的气氛如痴如醉时间都似乎在此静止然而这座小村庄的深处却藏着一个关于理想和赤忱的故事01“江村”:一个人和一本书的故事开弦弓村傍依在一条弓弯的小清河两岸从高空俯瞰南村像弓北村像箭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