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年10月12日,经过长达3个月的航行,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率领的探险队抵达巴哈马群岛的瓜那哈尼岛(后改名为“圣萨尔瓦多岛”),发现了“新大陆”。随着哥伦布踏上这片土地,不知不觉中开启了一个进程:新旧大陆彼此隔绝平行发展的模式最终走向结束,两种文明走向融合。
《大分离:新旧大陆的命运》是英国思想史学者彼得·沃森的著作,在这本书中,沃森从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产组织、宗教文化等多层面比较分析欧亚大陆和美洲新大陆有着怎样的天壤之别,他认为这些系统性的差异不仅导致人类心理上的重大差异,而且决定了不同文明的发展道路,他试图解释:为什么是哥伦布从
梅毒曾经一度被认为和星相有关。非洲的埃博拉疫情还没有完全结束,美洲就出现了一种虫媒病毒——寨卡病毒的暴发流行。虽然如今的医学已是高度发达,但传染病仍然是人类的心腹大患。现代社会交通发达,在喷气式飞机的“帮助”下,任何一种传染病如果不加防范,都具备远距离跨区域传播的能力。
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的,西方中心主义事实上已经从欧洲中心主义变为美国中心主义除了经济考虑,实现对欧洲的政治控制和文化征服也是促使美国政府在1948年启动马歇尔计划的主要因素二战后,在北约军事支持(军事帝国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经济援助(经济帝国主义)的支撑下,美国打响了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中华文明起源早,持续时间长,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中华文化很早就与域外广泛交流,为世界文化的繁荣进步作出了贡献。
后见之明的自负 历史不会重复,却押着相同的韵脚。 ——马克·吐温 认为历史会重复,这是关于历史的诸多误解之一。 ——克拉伦斯·达罗 有人把历史描述为一些相继发生的事件。你可以把这话当作一种警告,警告我们远离两种诱惑。
导致这个原因是因为传染病从动物进入人类并得以流传下来是在新旧大陆分开之后发生的,之前由于人口基数不高、农业文明尚未开始等原因,动物微生物进入人类后,至多将二十来口子的小部落统统杀死,之后再也找不到新的宿主,使得很多刚刚适应人体的病毒或细菌灭绝了。
美国史学者、现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杨长云副教授邀请清华大学梅雪芹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高国荣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侯深副教授,主要面向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师生,开展线上“环境史系列”讲座,旨在增进环境保护意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第三讲 “互联网+”时代的大国竞合 在互联网发展的最近十年,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不论是工具还是平台,或是人们对它们的使用和理解,都显示出一种明确无误的演进:互联网终于由工具的、实践的层面抵达了社会安排或曰制度形式的层面——我们将面临一场“旧制度与数字大革命”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