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笔名胡适,字适之。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以倡导"白话文"、领导新文化运动闻名于世。胡适网上现在一直流传着中医治愈胡适疾病的故事,相传胡适1920年突发疾病,尿中有蛋白,腿也肿痛,经协和医院的医生诊疗,效果不佳。
最近在网上看到好多中医黑,其实中医黑大多不了解中医,就像当年清王朝倒台,民国初立,我们急需要从腐朽的制度中走出来,很多有识之士认为西方的制度,西方的文化,西方的科学,西方的医学都是好的,一句话,只要是西方的,都是好的,孙中山是学医的,鲁迅是学医的,当然他们都是学西医的,鲁迅死于肺癌,孙中山死于肝癌,据说孙中山在临死前的一段时间在北京是看过中医的。
生平胡适,原名胡嗣糜、字希疆,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现代学者、历史学、文学家、尝试派代表诗人之一。1891年12月17日出生在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父亲是胡传,字铁花,官至台湾台东直隶州知州,后因乙未战争离台。母亲冯顺弟。幼时胡适就读于家塾,习四书五经。
说到民国的时期的文人和美食家,胡适是绕不过去的一个人,他的一篇《文学改良刍议》,拉开了新文化改良运动的序幕,也让他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胡适一生信仰自由主义、实验主义,在文学和哲学方面颇有成就,不过今天不是说他的思想文化方面,而是饮食生活,毕竟饮食是可以表达一个了的性情的。
林建刚/文 在新冠疫情肆虐的当下,每个人都深刻的感受到了疾病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每个人都亲身见证并经历了一段历史。在这样的时刻,很多人都想了解人类过去是如何抵御瘟疫的。于是,法国作家加缪的《鼠疫》再次成为畅销书,历史学家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也一版再版。
在清朝末期的百年间里,统治者软弱,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中国在那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的爱国人士。梁启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他可算是当时社会上一位名声响当当的人物呀。毛泽东曾评价梁启超,称赞他为当时最具有影响力的杰出政治家;郭沫若也曾赞誉他为新思想潮流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