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通讯员 李林牧 詹文雪)来自湖南衡阳的孙爹爹(化姓)患慢性贫血病长达五年之久,尽管期间接受了多次输血和补铁治疗,但贫血症状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缓解。直到近日,76岁孙爹爹远赴武汉市普仁医院就诊,竟然在一次胃镜检查中,彻底揭开了他长期贫血的真因。
关于“贫血”的几个真相“医生,我最近总是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是不是有点贫血啊?”总有人这么询问医生。在很多人印象中,贫血没什么大不了的,无非是气色不好,吃点好的补一补就行。其实贫血背后的事儿,可没那么简单!一、贫血的身体到底缺什么?
很多患者看了很多大型医院,也看了很多的专家,做了很多检查,可是仍然没有找到发病的原因,解释不了其头晕的原因!也试了很多治疗方式,效果却不理想,长期苦恼于这种挥之不去的头晕头昏,极大影响了生活质量……七旬老人总是头晕,却找不到“源头”!
既往研究显示,头晕/眩晕患者在60岁以上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达30%,在85岁以上可达50%。因此,在老年头晕/眩晕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策略方面,制定全面完整且以快速治疗为导向的诊疗策略,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
生活中经常会有人说自己患了贫血这种病,事实上,它不是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临床症状,类似于发热、咳嗽,贫血只是多种疾病在人体所表现出的冰山一角。贫血“贫”的是啥?吃什么能补上来?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陈苗告诉你答案。贫血“贫”的到底是什么一是红细胞生成减少。
贫血通常查血常规、骨髓穿刺涂片、血清铁4项、维生素B12和叶酸测定、网织红细胞计数等项目能查出来。血常规:若怀疑自身有贫血出现,进行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细胞的数量,从而判断自身是否存在贫血以及贫血的具体类型。
老年人贫血是指老年人的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范围。正常成年人的血红蛋白含量为120-160克/升,如果低于110克/升,就被认为是贫血。针对贫血的发病情况,其中64-69岁的老年贫血患者占贫血的21%,90岁以上的老年贫血患者占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