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医、品药膳、做理疗、学急救……8月17日晚,由惠州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惠州市志愿服务联合会、惠州市健康文化协会承办的“惠美好”文明实践点亮“夜模式”——“健康夜市”活动在丰湖书院开市。
在中国,不光老年人,中医养生也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时尚。与此同时,传统中医养生与时俱进,融入现代技术手段,吸引了不少外国人的加入。住在江西的韩国人李槿和,近日体验了一把中医新疗法,这项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起来看看他都经历了什么!
一个身强力壮的健美运动员曾经也是这样认为,直到有一天他意外中风瘫痪,寻遍无数西医治疗无果,千里迢迢来到中国,被一个“老头”扎了9000针奇迹般复原,或许多年之后傲慢的外国人也开始服用汤药,针灸理疗火罐刮痧,这被他们称为“巫术”的医学,依旧会传承和发扬下去。
在微博上关注了一位美国针灸医生史蒂芬,他的中文很好,他的针灸医术很高,他很热爱中医。史蒂芬用的是人体穴位国际代码,“翻译”过来应该是:p6, lu7, ht8, gb34, ST36, sj5, li4, sp9, LV8。
南都讯 记者孙小鹏 通讯员苏运生 李伟苗 日前,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彧率队、暨南大学校友会会长胡军等组成的访问团搭乘从广州飞往澳大利亚悉尼的南方航空CZ301国际航班,开展高校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当航班飞行约6小时后,飞机上突然响起了客舱广播。
11月18日,一则“游客爬嵩山心脏骤停,洋中医教科书式中医急救”的新闻引发关注。心脏骤停是否可以不用心肺复苏?洋中医的拍肘窝掐人中对急救是否有用?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多位中西医急救专家,他们都表示急救细节有待推敲。如果是心脏骤停,强调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把握“黄金4分钟”。
今年以来,伴随中国免签朋友圈的持续扩大,外籍人员来华的数量持续攀升。在“打卡中国”的热潮中,不少外国人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高效且富有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 来华就医随着“China Travel”的火热,成为又一流量密码,在海外圈粉无数。
巴基斯坦姑娘的中医奇遇记话说八月十八日那天,阳光正好,微风不燥,“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的网络大军浩浩荡荡地踏进了南阳医圣祠的大门。这可不是一般的游览,这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化探索,更是对古老中医智慧的现代见证。
7月25日,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帕瑞仁雅塔瓦医院,中国-津巴布韦中医药中心,中国(湖南)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员胡莎指导夏洛特为面瘫患者做针灸诊疗。图、文/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辜鹏博 童迪7月25日,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的一间小屋内,细密的银针在灯光下闪烁着神秘的光芒。
之前看韩剧的时候总是,会有一些镜头如果有人得了疑难杂症医院也没办法,于是,剧中人物就让他去中医馆看中医。看着好像在韩国人眼里,中医馆就可以解决所有医院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那么,现实中韩国人是如何看待中医的呢?他们真的相信中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