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底下的爸爸一茬茬,千人千面,那些名耀核工业历史的人物,生活中作为一个爸爸都什么样?当我们很小,才刚刚学说话的时候,他就教我们叫他好爸爸、十分好爸爸、非常好爸爸、极端好爸爸、绝顶好爸爸等,直到想不出新的名堂为止。
文/小凡情感《功勋》看得我热泪盈眶,我们不知道,那些科学家们,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借鉴的年代,是如何从年初到年末,日复一日不停地演算,耗费几年时间,最终得出正确结论,使得氢弹研制成功。我们只知道,他们用来演算的纸,能铺满整个戈壁滩。
“芹女:你十月十九日的信收到了。你的生活都已做了妥善安排,你们小队内部又是团结的,这都很好……”10月26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馆一个新开辟的展厅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郭永怀写给女儿的一封亲笔信与公众见面,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60年前的今天,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这声“东方巨响”之后,中国又接连研制成功氢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在一穷二白、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创造“两弹一星”奇迹的背后,是无数“干着惊天动地事,做着隐姓埋名人”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