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马金凤18岁,这时候的她已经成了一个名角,收入不菲。当时社会上有一个奇怪的潮流:镶金牙。因为镶了金牙之后,微微一笑露出嘴里的一点金光,显得富贵有财气。至今还有个别地区有这种风俗。马金凤当时正处在一个爱美的年龄,她也想追赶潮流。
农村大部分地区都还是以土葬为主,土葬是世世代代都选择的葬法,哪怕现在时代更替,大众潜移默化的意识也依然觉得土葬更能接受,入土为安的思想早已经根深蒂固。不过哪怕火葬,一些丧葬礼仪也依旧保留了下来。比如不少地区都有不带金属下葬的习俗,人去世后有入殓仪式,讲究的还有大殓和小殓之分。
现在的我们如果牙痛,会赶紧去医院找牙科医生,吃药、治疗,古代的人们牙痛的时候会怎么做呢?甲骨文中象形文字“”即是后来的“龋”,这个象形文字就如同一只手捉住了一只虫,表明古人认为牙痛源于有虫在啃噬牙齿,是对牙痛最初的认识。
最近接触了很多要做牙齿修复的患者,他们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怎么治疗牙齿——反正牙齿坏了之后,治疗的方法就那么几种,而是更关心治疗之后怎么修复牙齿,毕竟这种类繁多的牙冠材料实在是容易让人懵圈:大钢牙、大金牙、烤瓷牙、钢烤瓷、金烤瓷、全瓷牙、瓷贴面…
在中国西南地区,尤其是云南省的某些少数民族聚居地,镶金牙是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文化习俗。这种习俗不仅体现了当地人民对美的追求,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传承。在这些地区,女性镶上一口金牙,往往被视为魅力和财富的象征,是定情和婚姻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