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没有国界,可科学家有,国家再穷也是自己的。”----说这话的人,正是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发的钱三强先生。钱三强,原名钱秉穹,出生于浙江绍兴。1932年,19岁的钱三强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当时入学时班里有28个学生,其中有8名女生。
他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却从不认可这个称谓只愿谦逊地退到集体之后他以卓越的科研成就引领中国走进原子能时代在被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有15人由他动员回国他就是核物理学家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三强32年前的今天(1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为了这一天,大批科技工作者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了艰苦努力。相信很多人对“两弹一星”元勋们的故事都耳熟能详,但鲜为人知的是,辉煌成就的背后还藏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游子归国传奇。
来源:【海报新闻】海报新闻首席记者陈洋洋 实习生 李金津 济南报道“此生属于核潜艇,此生属于祖国,此生无怨无悔。”2025年2月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院士因病逝世,享年99岁。
见信如晤,展信舒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系列报道《见信如晤》,今天要来打开的这封书信,来自两弹一星元勋之一的钱三强。60年前的10月16日,我国西部上空升腾起了一朵蘑菇云,中国成功研制出原子弹的消息随着无线电波迅速传遍全世界。
世界各国核弹之父,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群体,智慧和对国家绝对的爱,才配得上这个至高无比的荣誉。美国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富有的德裔犹太人家庭,年仅23岁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