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要入伏了,全国各地也将进入酷热难耐的高温天气,面对这样的天气,一定要注意补水这件事哦!很多人一到三伏天,就忙着各种药补、食补,其实多喝水最关键。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疗”,”在“医圣”李时珍笔下,水是“百药之王”,三伏天每天喝水很重要,但喝对水更重要。
半岛全媒体记者 金鑫6月7日,2024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高考首日,半岛都市报的记者们在各考点外发现了一道温暖的风景线,半岛都市报发行公司的工作人员携带着崂翠矿泉水,为考生、家长以及服务人员提供免费的饮用水。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纯来即墨蓝村街道赵家屯村村民荣玉铜,自费打井建水站,免费供水6年,让千余村民喝上了放心水(此前本报曾报道)。为了让村民喝上更好品质的水,今春天他又花钱升级更新设备。6月1日,新设备生产的第一批大桶水,就先给全体村民发放尝鲜,被村民们夸奖叫好。
大众网记者 吴曜彤 青岛报道崂山矿泉水的大桶水是不少青岛人家庭的必备桶装水,那一抹来自崂山地下200米的清甜,陪伴了一代又一代青岛人。即便是市民可选择的饮用水品牌越来越多,但青岛人依然会用实际行动为崂矿大桶水投下信任票。你知道崂矿大桶水是怎么来的吗?从灌装到出厂需要多少道工序?
1月25日下午1时许,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小珠山附近的路上,发生了一件暖心事。一对夫妻骑着三轮摩托车赶集返回,车上的鞋突然起火。路过的众人纷纷上前帮忙。开车经过的刘先生看到后,从车里拿出大桶,跑到路边的小河里,百米冲刺般来回提了四大桶水,与其他人合力成功将火扑灭,保住了一车鞋。
半岛全媒体记者 徐成媛“刘大爷家里的大桶水喝完了,我得赶紧送一桶过去。”见到袁山道的时候,他正在忙着送水。他身材魁梧,动作格外麻利,近40斤的大桶水毫不费力就扛了起来。袁山道是一名退伍军人,和朋友一道经营着一家水厂,从今年5月份开始,他免费为社区老年大学的老人们送水。
从1994年崂山大桶水进入市场开始,30年来,刺猬网公司紧跟时代,创新模式。2016年成立了青岛刺猬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依托行业积累推出一键订水服务,在优化配送网络、甄选全球好品及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