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文云未成名前,没有固定的琴师,1988年央视大奖赛获奖后,兰文云开始有了相对固定的琴师王悦,王悦与兰文云是同龄人,当时琴艺还不是特别娴熟,应变能力也不够,加上名气上的差距,王悦压力山大,于是提出不给兰文云伴奏,打鼓佬也跟着起哄,也要一同退出,由于她们心中已有芥蒂,因此配合无法默契,于是,经领导同意,兰文云从外面请了另一位王姓琴师,不知什么原因,合作不几日,两人就分道扬镳了,自此,团里有些琴师就更不愿意给兰文云伴奏,无奈,兰文云开始与团外琴师配合,合作最多是上海琴师陈平一,陈平一,少有大名,曾是上海京剧院琴师,现为上戏教师,王佩瑜的成就与陈平一有莫大关系。
由于受旧传统和价值观等诸多因素影响,文艺界有“文人相轻,艺人相贱”的说法,此“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之痼疾或陋习,几乎存在一切文化单位,只不过有些单位轻一些,有些单位重一些罢了,“天青团”属于后者。
1987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由中央电视台向全国现场直播,天津报送的《望儿楼》响起了锣鼓与胡琴,当四位宫女引出“窦太真”时,剧场和屏幕前的观众并没显出多么激动,而当这位小老旦引吭高歌了第一句唱腔后,台底下一下子炸开了锅,掌声、喝采声一齐迸发,几乎能顶破房盖儿!
京剧李派老旦名家~兰文云~演出剧目及唱段选_京剧《目莲救母》 兰文云 (高清版本)关注专题 欣赏更多#戏曲【京剧】电影电视荐赏##【典藏】致敬大师·精品选赏##美友戏曲##【经典影视】展播#精彩欣赏:中国戏曲电影开山鼻祖 京剧《生死恨》修复版 京剧电影《白蛇传》(1980
“摩登老旦”这个词,是当年形容老旦名家王树芳的一句时髦用词,后来形容在台上不顾人物,拼命打扮美化自己的一些老旦艺人,这些艺人,不顾古代的老年妇女的真实情况,描眉打眼,粘眼睫毛,描眼圈眼线,纹唇线打口红,擦胭脂抹粉,这些不像古代恪守“三从四德”的古代老年妇女,到像是宜春院,花满楼的
注:本文原载《戏剧电影报》1996年总第796期;图片素材源自网络。侵删。梅兰芳金奖获得者、天津市青年京剧团的著名老旦演员兰文云,刚刚岁逾而立,艺龄正巧是她年龄的一半。1979年夏天,她报考天津市戏曲学校京剧科的插班生。
天津青年京剧团建团不久便一跃成为菊坛劲旅,时光荏苒,四十余年之后的今天,当初的元老转的转,退的退,隐的隐,正在渐渐地淡出观众的视线。然而,“天青”模式的影响依然是余音袅袅,它留下来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和艺术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