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 钟煜豪如何科学合理地使用手机,是摆在学生、家长和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不得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等要求引起了广泛关注。
澎湃特约评论员 方圆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日前,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教育局正式印发《佛山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手机配备管理,提倡不为学生配备手机,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
记者从广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获悉,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日前批准《广州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是全国首部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地方性法规。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沈永辉向央视网《新闻+》记者表示,将手机扔进水桶这种管理方式,至少存在法律和教育两个方面的问题。“法律层面,手机属于私人财产,教师没有权利私毁或者强制学生毁损私人财产。”在教育层面,首先应该判断扔手机是教育管理的需要,还是教师个人情绪的宣泄。
为了保证学生们更专心于学业,美国不少学校禁止学生在校使用手机,但这种禁令遭到了部分家长的反对。据美联社5日报道,10年前,美国大约有90%的公立学校禁止学生使用手机,但在2015-2016学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了65%,到了2019-2020学年又恢复到76%。
近日,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手机禁止带入课堂。哈尔滨各校纷纷亮出新校规:坚决禁止学生在校期间携带和使用手机(包含老人机)、平板、MP3、MP4等电子产品,如违规,将记入学生违纪档案。哈尔滨两校亮出新校规,如违规将记入违纪档案24日,德强高中亮出新校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