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6日讯 掀去热气腾腾的毛巾,老式胡刷蘸上泡沫打在胡茬上,锋利的刮刀在脸上迅速游走,窸窸窣窣。不一会儿,满脸的胡茬和角质便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用手一摸,很是滑溜。这是济南市环城路中段的一家老式理发店所独有的“刮脸”服务。
齐鲁网·闪电新闻8月6日讯 距家一小时车程,粗茶淡饭度日,剃头匠任连道坚持经营着这个位于济南市环城路中段,面积不足十平米的大众理发店。家人的反对、日夜的操劳,都没有“劝退”老任,可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他迷茫了:“现在不流行这个了,年轻人都喜欢用电动推子。
中国古代人对待头发的态度,深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陶。众所周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人将头发视为身体的一部分,因此不轻易剃除。唯有犯罪之徒才会被剃发和剃胡子,而剃发这种刑罚相对较重。秦汉时期,这两种刑罚被广泛采用。
极目新闻记者 常怡通讯员 魏久明实习生 荣卓依“剃头修面”匠是中国民间的古老职业,历史悠久。在一些经典的电影桥段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修面刮脸这项传统手艺。如今,能提供这项传统修面服务的手艺人越来越少了,这个职业也在人们的记忆中慢慢淡出。
在时代的浪潮中,传统民间手艺如同沧桑的老者,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在这个追求效率与便捷的时代,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承载着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老手艺,将何去何从?篾匠手艺:从兴盛到式微的变迁 在过去的乡村与城镇,篾匠曾是备受尊敬的手艺人。
中新网长治2月21日电 题:百年手艺走出太行山:传统理发变大产业作者 杨静农历二月初二,在山西各地,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小孩都剃头”期许好运当头的传统习俗。21日,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每个理发店里都排起长队,长子理发代表性传承人贾海亮正在为顾客剪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