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下旬,江西进贤一名男子王某突发疾病,虽经抢救,但他的病情却越来越糟糕,就在家人为其准备后事时,王某上高一的女儿建议捐献父亲有用的器官,让父亲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家里的长辈们经过商讨,决定将王某的肝脏进行捐献,挽救了一名重症病人。
“儿行千里母担忧,母行千里儿不愁”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俗语,仿佛在父母和子女的相处之中,付出较多的那一方总是父母。她在19岁时捐肾救父,不惧苦痛艰难带着父亲一起上学,用最纯美的爱和孝谱写出一曲动人的生命赞歌。
妈妈给了他第一次生命,他从未想过,还有第二次。昨天(5月7日)出院的郑诚(化名)感慨。几天前的5月2日,他和妈妈都躺在了浙大一院的手术台上,妈妈的一只肾脏被移植到他体内,未来将以这样的方式延续郑诚的生命。郑诚是浙大一院肾脏病中心第8000例肾移植受者。
央视网消息:近日,福建泉州7岁男孩涛涛器官获取手术顺利完成,器官将用于救治2名病重患儿,手术室前涛涛妈妈含泪吻别儿子感动网友。涛涛妈妈杨女士表示:“10月25日,我老公带着儿子去上学,过马路时遇到了交通事故,两个人伤得很严重。
来源:【闪电新闻】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6日讯12月24日上午,在日照莒县殡仪馆内,一场简单而庄重的遗体告别仪式后,蒋先生的女儿忍着巨大的悲痛,将父亲的眼角膜进行了捐献,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让父亲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延续。
央广网合肥1月29日消息(记者鲍玉婵 通讯员桂思奇 方雯 方萍)这个春节,安徽合肥,20岁的大学生小李做出人生中的重要选择,捐献自己三分之一的肝脏挽救自己的父亲。“我的生命都是爸爸给的,我还年轻,梦想可以再有,爸爸只有一个”,对于给父亲捐献肝脏的决定,小李异常坚定。
父亲因急性肝衰竭生命垂危,女儿“割肝救父”,为父亲捐赠肝脏。5月7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赵晋明、肝脏·腹腔镜外科副主任李涛带领肝移植团队,成功为一对父女完成该院第6例全腹腔镜下右半肝供肝切取的成人活体肝移植,供体一周后出院,受体近期恢复良好,下周即将出院。
“再见……”2024年12月30日上午10时,饱受病痛折磨的35岁宁津女子殷一玮,在亲人的无限眷恋中离开了,一张《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是她留下的生命“最后的馈赠”。生命即将落幕之际,你会如何选择?
3月28日,清明将至,重庆中心城区雨纷纷,位于重庆市璧山区西郊福寿园内的重庆市人体器官捐献纪念园,重庆市2023年遗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正在举行。在这里,一位父亲诉说着对女儿的思念,也诉说着自己对陌生人的请求;五位“重生者”唱着一首关于“生命”的歌,向这位父亲作出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