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有些事,是不容忘记的,尽管并非我们亲历,比如发生在70多年前的中国抗日战争。八年的漫漫长夜、遥遥征程,作为中国沦陷时间最早、沦陷范围最广、战争创伤最深的省份之一,古老的浙江大地颤栗于隆隆的枪炮声中、燃烧于日本侵略军的“太阳”旗下。
一天后,他们开始奔赴前线,目标直指日本海军在上海的司令部,当街头出现一辆辆德式坦克战车、德式榴弹炮铺天盖地向敌人阵地飞去时,前线的日军指挥官都惊呼:在上海,我们遇到的是一场德国式的战争,而他们所面对的便是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部队——德械师。
抗日战争中要说国内最好的部队,那就是国民党的中央军德械师,例如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和中央军教导总队等这样的部队。虽然叫做“德械部队”,但并非部队全员都用德式装备,除了少量的火炮、装甲车和部分枪械是引进德国的外,其他的只能说是仿德式。
德械师,作为民国政府在抗战前重金打造的一支国防常备军,在抗战期间也是发挥了重要作用。自1930年开始,中德进入军事合作蜜月期,中国为德国提供重要战略金属—钨,而德国需要向中国派遣军事教官,出口德制各类轻重武器,协助中国组建建制化步兵师,巩固中国国防实力。
很多人都认为,经过淞沪战场、南京保卫战之雨花台战役、武汉会战之富金山之战后,德械师已成为“绝响”,然而在1947年的山东,德械师余部却让我方吃了一个大亏:以宋希濂德械36师余部组成整编36旅一个加强团却扛住了4个师接近10昼夜的围攻,在给华野造成重大伤亡后该团也几乎全部战死,仅剩十几人逃脱!